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之窗->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第四届三次理事扩大会
徐文英:当前纺织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一、当前纺织工业发展概况

1、生产保持增长,增速逐渐减缓

2011年,规模以上企业统计:化纤产量3362.4万吨,增长13.87%,纱线产量2894.5万吨,增长12.4%,布产量619.8亿米,增长11.6%,服装产量254.2亿件,增长8.1%,生产基本正常。受原料价格大幅波动,外需不足等因素影响,生产增速呈持续下降趋势;中下游产品产量增速下降更为明显。

2、投资较快增长,增速逐步下降

2011年纺织投资总额达到6799.1亿元,同比增长36.3%,增速比上年增加6个百分点;但比年初增幅下降。中西部投资继续实现较快增长,占比进一步提高,2011年中部投资增长56.7%,西部投资增长49.3%,明显高于东部25.3%的增速;纺织产业继续向中西部转移的步伐继续加快。

3、出口金额增长,数量增幅下降,棉制品出口量大幅下降

2011年,纺织品服装出口2478.9亿美元,同比增长19.87%,继续呈现较快增长,产品价格提升是出口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2011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价格同比提高20%以上,对出口总额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剔除价格因素后,出口数量同比仅增长0.5%,棉纱出口数量下降25.17%,棉织物出口数量下降3.03%,棉制床品出口量下降21%,棉制服装出口量下降7%2011年印巴、越南等凭借棉价大幅低于我国的优势,抢占了我国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在美国进口棉制品数量减少的部分有59%来自中国,而东南亚国家对美国出口增长的数量占到中国减少量的54%,目前巴基斯坦的棉纱价格甚至低于我国的棉花价格,中国棉制纺织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正在下降。今年1-2月,出口形势进一步恶化。

4、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小微企业困难

2011年,中国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收入5.34万亿元,增长26.6%规模以上企业利润2956.4亿元,增长25.94%,销售利润率为5.53%,与上年持平。其中棉纺织业主营销售1.5468万亿元,增长29.47%,占全部纺织工业销售比重为28.96%,利润859.08亿元,增长30.6%,由于统计口径从销售500万元变为2000万元以后,列入统计的企业数量从5.3万户变为3.6万户,最为困难的小企业情况可能没有反映出来,因此,从数据上看还是不错的,运行质量有所提高。但是,调研发现中小企业反映困难加剧,部分小企业停产。

二、当前纺织工业的运行的突出问题

1、生产成本的持续增加

近年来,国内劳动力、燃料、电力等生产要素价格呈刚性持续上涨态势,2011年企业用工成本增加15%-20%2012年,据产业调查的企业反映,今年劳动力价格继续上涨10%-15%,上涨幅度略低于去年,但用电价格继续上涨,浙江、江苏每度电增长3-4分钱。在各要素成本上升的同时,人民币升值、加息等政策成本的叠加,尽管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提高,但多数企业难以完全消化多重成本上涨因素,产品提价空间有限,企业面临的成本上升压力不断加大。例如,目前国内棉花价格尽管已经保持平稳小幅增长,对于企业应该是有利的,但是,35日国内棉价仍然比国外棉花无税价高4000/吨左右, 致使中国棉制品出口失去竞争力,出口量出现了大幅下降。

2、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

2011年以来,国内货币政策紧缩,对中小企业影响突出,贷款难、贷款贵问题突出。最近在全国主要地区纺织企业调研中,企业反映出:银行贷款利率高出基准利率30%以上,并且企业还不能全额拿到贷款,差额部分被银行要求作为保证金存在银行,银行只给开出定期承兑汇票,企业要在短期内贴现还要付出高额利息。企业贷款利息达到10%以上,融资成本大幅上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已经将这一问题作为两会代表提案上交。

据统计,2011年纺织企业财务费用同比增长了32.36%,利息支出增加了34.15%。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增加了92.31%

    3、环境压力持续增大

   目前,国家正在实施节能减排规划,并实施指标管理,企业将需要更大的投入进行环境、污水治理。江苏、浙江等地区,已经限制低端纺织加工业的投资,例如限制低端喷水织机和印染项目的发展等。

三、2012年纺织工业任务艰巨,必须稳步、积极落实十二五发展目标

2012年,由于是欧债危机的持续,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普遍面临经济增速放缓,财政赤字、失业率提高、通胀等问题,需求不足,影响了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今年纺织工业调查显示,企业家对于今年运行不乐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的基调是“稳中求进”,控通胀、稳增长是首要任务。

1、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是“十二五”的发展的指导方针

今年工信部发布了纺织“十二五”发展规划,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纺联合会提出的用十年时间,实现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通过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作为强国的主要战略任务已经写入“十二五”规划。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已经成为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因:如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自动化、连续化生产比重、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等。今年6月份在上海召开国际纺机展,将展出最新的设备。

------注重品牌建设,加大产品开发、创新是强国基础,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

------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已经成为工业发展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工信部已经发布了粘胶纤维、印染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淘汰落后产能将成为长期任务。

------高技术人才培养和职工素质、执业技能的提高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当给以足够重视。

2、发挥纺织工业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纺织工业作为重要的民生产业和服装家用产业用纺织品的生产者,在扩大内需中承担重要作用,消费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

中国有13.6亿人口的庞大内需市场,是纺织产业的主要拉动力,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高端需求将持续增长。因此,围绕扩大消费,尤其是纺织品生产销售、市场营销模式的改革创新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

3、推动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

纺织工业经过大规模技术改造, 自有品牌建设、产业链较为完整,1/3企业为代表的纺织业具有较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生产力水平优势明显。但也存在盲目扩大产能、产品价格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低水平重复建设、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使我们认识到盲目的搞数量型的增长,一旦遇到原材料大幅波动情况,低附加值产品出现大量积压,企业将出现资金链断裂,威胁到企业生存。因此,继续加大技术改造步伐,推动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是企业家认真对待的课题。

4、高成本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工人工资每年在提高,用电、用油及原材料价格上升,高成本的生产迫使企业考虑提高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水平。在减少用工、开发高附加值品、大力培育品牌方面下大功夫,这也是纺织“十二五”发展的要求。我们应当适应高价格的原料、能源和工资持续上涨的新形势。

四、关于棉花问题

2010初开始的棉花价格大幅上涨一直持续到2011年的310,棉花价格从14927/吨上涨到31228/, 上涨幅度达到109%

2011310开始棉花价格又从31228/吨下跌到12519001/, 下跌幅度达到39.1%9个月下跌12227/, 已经低于棉花的收储价格。棉花价格的持续长期下跌,致使企业观望心理严重,棉纺企业下游订单急剧减少,中小企业出现停产、大企业出现减产现象,企业效益出现大幅下降,部分企业出现亏损。

2010年棉价大涨是不正常的,炒作、囤积是棉价大幅上涨主要原因,2011年棉花价格应声回落实际是价格的合理回归。2011125央行开始下调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第二天棉花价格开始止跌回升,到31519577/吨,3个月时间棉花价格只上涨了576/吨,棉花价格基本处于平稳状态。

2010年以来棉价的大幅波动对棉农、棉花供应商、棉纺织企业乃至下游企业都是不利的,虽然当年棉纺织和下游企业都赚了钱,但2011年棉花价格大幅下跌又让赚的钱吐了出来,企业出现更大的困难。

去年收储价格19800/吨,目前已经收储了290多万吨,据说国库棉达到400万吨,棉花市场价格却一直低于收储价格,且国际棉花价格大幅低于国内市场价格,企业出口受阻,效益下降。由于配额限制,企业无法采购国际低价棉花,目前市场上配额买卖已经达到2500/吨。保护农民利益也是纺织行业的共同愿望,收储棉花确实保护了交储棉花的农民收入的稳定,但谁又来考虑工业企业的利益呢?温家宝总理说要大力扶持实体经济, 通过什么样的办法保护农民又不损害工业实体经济是大家共同研究的课题。我也希望今年20400/吨的收储价格是合理的,因为我们都希望农民收入逐年增长。但是, 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如果国际市场需求不回升,国际棉价继续低迷,棉价长期背离国际市场, 导致我国棉花产业链全线竞争力遭到严重削弱,危及就业安全。如果这样,企业买不起棉花,离关门停产为期不远了。这样的结果,首先损害的是农民的利益,工厂关门了,农民工回家、农民的棉花又卖给谁?企业目前已经出现恐慌心理,担心放储价格通过竞拍方法势必大大高于收储价,这可能进一步拉大国内外的棉花价差,引领又一轮的炒作。国内外的高棉价差使我国纺织企业竞争力正在丧失,我们建议棉花应当按19800/吨固定价格放储,或按国际市场价放储,储备中的成本由国家财政从2010年高价拍储的净收入中补贴。棉价大跌纺织厂把赚的钱吐出来,国家财政在是不是也应当把赚的钱吐出一些呢?

棉花价格的稳定,已经成为影响整个纺织产业链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的要求并不过分,只要给中国纺织企业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棉花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改革棉花计划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同时考虑保护农民种棉积极性的政策。

感谢发改委、工信部、农业部等部门多年对纺织工业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意见,如有不妥,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