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之窗->微信专栏
棉纺织行业生产经营情况

3月起,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简称“中棉行协”)在中国纺织行业联合会(简称“中纺联”)的统一安排下,继续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追踪,现将3月第三周(16-22日)情况如下,供参考。

一、生产恢复情况

3月第三周,参与调查的棉纺织企业中,有96.1%的企业已开工,已复工人数占正常生产情况下工人数比重的91.0%,近期企业生产恢复情况如图1所示,生产恢复情况进一步好转,企业开工情况及人员到岗情况继续提升。

填报的数据的大企业为主,统计得到的企业开工率预计比实际情况高。由于每周调查的企业会有所不同,相关结果仅供参考。

从产能利用率来看,65.41%的企业产能利用率以达到80%以上,较上周提高6.1个百分点;91.73%的企业产能利用率在50%以上,较上周提高11.2个百分点,企业生产进一步恢复。产能利用率低于30%以及尚未复工的企业较上周下降8.3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湖北地区。

1 棉纺织企业产能利用率

产能利用率

高于80%

50%-80%

30%-50%

低于30%

尚未复工

3(本周)

65.41%

26.32%

3.01%

0.75%

4.51%

2

59.32%

21.19%

5.93%

6.78%

6.78%

1

49.02%

23.53%

13.73%

1.96%

11.76%

二、产业集群生产恢复情况

2月中下旬以来,中棉行协对20个棉纺织产业集群的开工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截至320日,从被调查集群办公室等部门提供的资料看,涉及企业总数约5000户,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其中,规模以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重为74%,纺纱、织造总规模分别约2900万锭、12万台,用工人数合计约31万余人。如表2所示,集群企业的开工率、产能利用率、员工平均到岗率均持续上升。

2 棉纺织产业集群恢复生产情况

 

开工率%

规上企业

开工率%

规下企业

开工率%

员工平均

到岗率%

4周(本周)

72%

87%

57%

65%

3

62%

75%

52%

61%

2

56%

69%

49%

58%

1

47%

55%

43%

51%

数据来源:各集群办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与上周相比,棉纺织集群企业开工情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集群企业平均开工率在72%左右,较上周提升了10个百分点。85%的集群企业开工率超过60%;规上企业开工率高于规下企业,分别为87%57%,其中,湖北地区集群企业已于3月中上旬开始陆续开工,目前跟踪的20个纺织集群均已开工。

2)从人员到岗情况看,集群企业人员平均到岗率在65%左右,较上周提升了4个百分点。员工到岗率的恢复速度相对较慢,不能满足企业开工需求,部分集群表示,当前用工短缺的问题直接了影响企业接单情况。

三、营收与投资情况

问卷还对企业营收情况以及投资规划步伐所受的影响进行了调查。

二月下旬以来,订单不足是棉纺织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之一,从第三周调研结果看,到三月中旬,内销的接单情况有所好转,如图2所示。订单恢复至正常水平80%以上的企业占比为47.7%86.5%的企业订单已恢复一半以上,其中有产品出口的企业受全球疫情影响,出口订单情况下降明显,47%的企业出口订单不到正常水平的一半。此外还了解到,企业投资低迷的情况较上月稍有所好转,现阶段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中的棉纺织企业中,部分之前暂缓建设的企业开始选择重启项目,第三周选择继续建设的企业为和暂缓建设的企业的1.5倍。

问卷调查中,棉纺织企业对2020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收入出口情况分别进行了预判,企业多认为一季度销售收入出口额较去年同期减少50%以内,如表3所示。第三周与第二周的预判结果发生了一些变化,参与调查的企业认为,一季度销售收入、出口情况会较去年同期减少20%以上的企业,所占比例较上周分别下降了6.010.6个百分点,降幅明显。说明棉纺织行业现阶段的市场信心较上周继续有所恢复。

3 对第一季度销售收入以及出口额与去年同期变化情况的预判

 

同比

有所增长

基本持平

减少

20%以内

减少

20%-50%

减少

50%以上

销售

收入

3(本周)

1.5%

17.3%

33.8%

35.3%

12.0%

2

0.8%

9.3%

36.4%

39.0%

14.4%

1

3.9%

5.9%

25.5%

45.1%

19.6%

出口额

3(本周)

3.1%

19.6%

34.0%

34.0%

9.3%

2

2.6%

10.5%

32.9%

44.7%

9.2%

1

2.9%

5.9%

29.4%

41.2%

20.6%

棉纺织企业对2020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出口情况同样进行了预判。从图3可以看出,多数企业认为疫情对棉纺织行业销售收入、出口情况的负面影响,随着疫情日渐缓解、企业生产逐步回归正轨、市场活力的复苏,被慢慢消化掉,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出口情况受到的影响将被控制在20%以内。

3月第三周,疫情在全球范围迅速扩散,欧美各国采取“封国”措施,造成许多欧美订单面临“被取消”的局面,这将为我国棉纺织行业刚出现缓和后再次带来沉重一击,预计全球疫情会影响3-4个月,受此影响外贸企业或将面临4-6个月困难期。预计下周问卷调研结果,企业出口订单情况以及对出口情况的预测将会再次下跌。

四、产业链情况

3月第三周,纺织服装行业参与调查的全部企业中,有97.0%的企业已开工,已复工人数占正常生产情况下用工人数比重的91.0%,较上周分别提高2.17.0个百分点。棉纺织下游产业生产恢复情况继续向好,产业链协同性有所提高。

1、棉纺织上游原料供应情况

棉花方面,据中国棉花协会统计,2月,受疫情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棉花加工企业暂缓复工。全国400型棉花加工企业3128级籽棉平均收购价格为5.47/公斤,同比下降19.79%,皮棉加工总量约为515.15万吨,同比减少2.20%。其中,新疆部分棉花加工企业2月中下旬陆续复工,市场恐慌情绪较重;内地棉花加工企业复工率较低,多保持谨慎态度。三月下旬,疫情在全球扩散,棉花价格大幅下跌。

非棉纤维方面,调查显示化纤企业开工率在95%以上,产能利用率大多在70%以上,产品供应较为充足、价格也比较平稳,可以满足棉纺企业对非棉纤维的需求。

2、棉纺织下游运转情况

据中国印染行业协会调查情况,到2月底,浙江绍兴柯桥、福建石狮两大印染产业集聚区已基本实现全面复产。根据中纺联产业集群办的调查数据,东莞、南通、常熟、海宁等10个信息完整的服装、家纺产业集群5.5万户企业中,已复工企业比例已达到71.5%,较前一周调查时提高11.8个百分点。产业用行业正加大马力生产口罩、防护服等医疗防护用品,用于国内供应及出口,许多产业链其他环节的企业也加入其中。全球疫情对纺织品出口订单造成不小影响,尤其对出口比重较大的针织行业影响较大,市场不良情绪进而向纱线端传导。

3、流通环节复工情况

国内交通运输情况快速恢复,各专业市场开市复工进度继续加快。根据中纺联流通分会317日对全国101家重点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调查数据,已复工市场已经达到99个,单体市场开市率比前一周调查时提高11.9个百分点;已开市商铺数为9.1万个,占正常情况下市场商铺总数的比例为63.7%,较一周前提高了12.9 个百分点,专业市场的流通功能正在有序恢复。

五、在线信息反馈

214日起,中棉行协开通防控疫情、恢复生产在线服务平台(简称“在线信息”),截止320日,累计收到130余家企业170余条信息,棉纺织企业面临主要问题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与3月第二周相比,第三周企业人员到岗情况、原料等物资运输情况、上下游开工情况均有所好转,生产经营不断恢复。

在了解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第三周还对企业关注的几方面内容进行了定向了解,主要情况如下:

1、收到的在线信息与前几周相比,第三周最为明显的变化是湖北的棉纺织企业开始陆续参与反馈,随着湖北的疫情也趋向零增长,湖北纺织企业复工已提上日程,许多企业预计最快3月第四周开始复工。

2、随着近两个月的产销停滞,市场本应迎来一段饥渴反弹期,但本周全球疫情大爆发,国际社会经济发展停滞,悲观情绪向各商贸领域传导,美股连续出现四次熔断,联动全球股市下跌,大宗商品市场恐慌情绪加剧,部分企业接到订单后又出现了客户撤单现象。针对外贸企业即将面临的困难期,有企业建议能出台相关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3、对于全球疫情的加快恶化,尤其是从本周开始,非中国地区确诊和死亡人数反超中国,部分企业担心以美国为主的境外反华势力不对自身防控不力进行自省,而是在病毒传染源尚未明确时,强行对新冠肺炎命名为中国肺炎,并迁怒于中国,其中,美国民调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票数支持美国对中国进行打击报复,后续有各类非理性手段制裁中国经济的可能。

中棉行协将持续关注疫情防控走势和企业生产经营实况,及时归纳总结并反馈给中纺联和相关部门,认真履行中棉行协的职责,做好行业信息预警和分析工作,在特殊时期,努力保障行业的平稳运行。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