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之窗->微信专栏
原棉对成品纱线质量的影响

    众所周知,原棉主要品质指标包括短绒率、纤维细度、纤维长度、轧工质量、色泽和成熟度等。根据产地不同又可分为地产棉、新疆棉和进口棉,部分地区原棉含糖率,也是一项重要检测指标。上述指标在原棉进厂时必须由专业棉检人员进行实验,是技术科确定配棉比例的主要参考指标。下面就原棉的几种指标对纱线质量的影响作下简要分析:

http://upload.qhrb.com.cn/2013/0514/1368518321658.jpg

    ——短绒率的影响

    原棉短绒率一般控制在9%12%,纺纱过程中短绒变成浮游纤维,无法控制造成纱线条干不匀,清梳两工序增长率也要严格控制在4%以下。据了解,纺细号纱精梳条内短绒率约每增加2.5%,成品条干CV%值增加1%

精梳纱与普梳纱比较具有“条干均、强力高,结杂小、毛羽少,光泽好”等特点,这就是由短绒含量的不同而造成的。

    ——纤维细度的影响

    原棉纤维细度的大小与成纱的强力、条干、结杂等指标密切相关。纤维细度太粗成纱的截面根数减少,纱线内纤维抱合力差,造成强力下降,条干也差,纺纱过程中断头增多,若纤维太细,棉结上升,所以要适当掌握为好。

    ——纤维长度的影响

    纤维的长度可分为主体长度、平均长度和品质长度,在纺纱过程中的各机械工艺隔距是以纤维的品质长度来决定的,因而不同的纤维长度,各工序有不同的隔距,否则影响纱线质量的提高和纺纱的生产效率。一般情况下,在同品种纱号条件下,纤维长度越长纱线质量越好。

    ——原棉马克隆值的影响

    常用马克隆值反应纤维细度和成熟度。原棉马克隆值大于4.8后,随着马克隆值的增大,纱线条干水平下降。当马克隆值低于3.6以下时,纤维成熟度低,易产生棉结,并且会影响棉纱吸色能力,造成成纱质量下降。要保持成纱条干水平的长期稳定,不能只注重原棉的色泽、成熟度、长度,还应重视纤维马克隆值的选配。

    除了上文提到的影响因素外,目前原棉色泽异性纤维也引起了用棉企业的重视,最为典型的是塑料编织袋在籽棉加工时混入原棉,一旦清花工序挑拣不干净,流入后续工序很难处理,严重影响布面染色质量。总之原料的性能对成纱质量的提高有巨大影响,既本着节约成本,又要稳定质量,力争做到合理搭配。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