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市场与原料->热点话题->非棉资讯
逆势上扬 长乐纺织创新“智”胜

  

  18日,位于长乐的福建金源纺织有限公司,10多辆装卸车来回穿梭,将一批批包装整齐的纱线从车间送往装货区。“这批纱线重500多吨,将发往广东、浙江和国外客户。”金源纺织负责人说。

   

  这番繁忙的景象,只是6月以来长乐纺织产业逆势上扬的缩影。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长乐规上纺织企业实现产值1555.95亿元、比增5.1%,其中化纤业实现产值740.89亿元、比增6.1%;棉纺企业实现产值526.47亿元,比增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当前,长乐纺织产业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为发力点,巩固既有优势,摆脱疫情影响,努力开拓智能制造新千亿产业。”长乐区委主要领导表示。

   

  坚持技改创新引领市场风向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纺织产业陷入低迷,长乐纺织产业却“风景独好”。

   

  走进金源纺织智能化技改项目车间,上百台纺纱设备高速运转,粗纱卷牵伸出细如蚕丝的洁白纱线,再经由全自动络筒机,“变身”圆鼓鼓的筒子纱产品。

   

  “这是我们新研发的功能性包芯纱线,具有抗菌、透气、干爽、保暖等功能。”金源纺织负责人介绍,虽然今年初受疫情冲击,生产成本上升、产品利润下滑,但企业依然不计成本坚持技改创新,“新产品既可用于内衣生产,也能满足防护服和口罩的生产需求,引领市场风向,推出后供不应求。该系列产品的行业标准在企业科技人员牵头起草后,经工信部批准,已经发布实施”。

   

  最近,随着国内纺织品市场回暖,产业链下游需求升温,金源纺织出货速度更快了。“原本40天的库存,现在降到一周左右。”公司办公室主任江章涛说。

   

  “数字大脑”赋能高效管理调度

   

  image001.jpg

   

  恒申化纤车间机器设备高速运转。记者 余少林

   

  今年下半年以来,恒申化纤有限公司月销售额屡创新高。“锦纶、氨纶等化纤产品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10月份,客户数量持续增长,锦纶长丝单笔订单最高达1000吨。”公司销售部经理李佳说。

   

  是什么让恒申化纤在疫情冲击下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答案就是“数字化管理走前头”。恒申在业内率先引进国际先进的“SAP ERP”管理系统,将生产制造、研发设计、管理营销、物流仓储等环节数据集于一体,实现“产、供、销、人、财、物”数据的实时获取,方便集团统一调度。

   

  疫情期间,恒申持续加快数字管理系统的深化应用。“数字大脑”在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同时,也为企业及时调整生产销售策略提供数据支撑。信息部经理肖卫民介绍,根据“数字大脑”的分析预判,早在2月,公司就作出决策,一方面合理调配集团各子公司的库存,另一方面加大抗菌产品原材料的研发、生产力度,“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外对防疫物资需求增大,我们的抗菌纺织产品订单不断,成为逆势突围的制胜法宝”。

   

  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产业升级再造

   

  景丰科技是国内较早实施“机器换工”的纺织企业,从投料、运输到包装、仓储,产品生产实现全流程智能化。

   

  低用工成本、高生产效率的优势,在疫情背景下,显得更加突出。1月至9月,景丰科技产量同比增长超10%并保持较好盈利。

   

  “机器换工带来的节能降耗、集约生产产生的效益也十分可观。”景丰科技厂长付重先说,先进的设备、紧凑的厂房设计、高效率的智能柔性生产,使单位能耗降低约四成,年节约数千万元。

   

  以景丰科技、恒申、长源等为代表,长乐纺织产业在技改创新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应对市场风险的“抵抗力”相对更强。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短期订单回流,不代表长期发展趋势。坚定地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才是发展壮大之路。”长乐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正在探索用工业互联网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操作链。目前,占长乐纺织企业总量20%的头部企业,已有一半以上实现生产组织管理和品控的“机器换人”。通过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纺织企业打造“5G互联网+生产车间项目”,为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腾飞插上“数字”翅膀。【作者:福州日报】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