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兰溪,张灯结彩,喜气洋溢。
2020 11月25~28日,浙江省兰溪市迎来了从全国8个省上万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的57名织布挡车精英,参加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主办的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纺织行业织布工(剑杆织机)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
赛场上发出近100分贝的“咔嚓、咔嚓”织机声。在这节奏强烈的织机声中,身穿草绿色T衫、头戴白色工作帽的悦达纺织挡车工杜丽穿行在织机弄挡中,格外引人注目。她巡回的步伐犹如探戈舞般,是那么有节奏、有起伏、有错落,是那么轻松优美……
2010年,杜丽中专毕业后,选择到悦达家纺公司,成为一名布机挡车工。杜丽很幸运,带她的师傅是公司操作能手陈红花。杜丽进车间的第一天,陈师傅先传授她的技艺是打结。只见她拿着一根纱线,在她双手疾快闪动的一瞬间,好几个结头展现在杜丽的眼前。“好一双灵巧的手!”杜丽心里赞叹着,她也拿起一根纱线来,没想到看起来又细又柔的纱线却那么调皮,不是在手指间溜走了,就是缠着手指不肯下来,打的结不是纱头过长,就是散了架。陈师傅拿着杜丽的结头,指点着:“注意结头的纱头不要超过0.7公分,结头的间距要短、要匀。”杜丽将师傅的操作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为练就一身过硬的操作技术,杜丽不仅在车间里练,而且在宿舍里、在探亲回家期间,千遍万遍地练着打结这个机械而枯燥的动作,右手食指一次又一次地被纱线勒破,脱了一层又一层皮。两个月过后,杜丽这双手长满了一层茧皮,虽然盖住了嫩肉,但操作却更灵巧了。“摆头准、绕圈小、塞头准、抽头紧” 的打结“ 三字经”,她运用起来游刃有余。进厂半年后,杜丽可以独立操作12台布机,比同来的学员足足多了4台。在第二年公司举行的秋季操作运动会上,杜丽一举打破了公司“断经”停台处理的记录,成为职场上的“状元”。
近年来,纺织行业产品竞争激烈,不仅结构调整大,而且翻改频繁。面对多品种、小批量、快翻频改的新情况,许多挡车工一时难以适应新的操作技术,而杜丽却迎难而上,承担了技术要求最高的310经密一万针车型工作任务,经她手织出的高难度面料得到一线品牌的高度认可。特别是2019年,她生产坯布25400米,相当于一个正常挡车工13个月的产量,并创下了连续7个月个人无连疵的历史最好记录。
如今,杜丽也算是织机一线的老兵了。在日常工作中,她从不挑肥拣瘦,从不怕苦脏累。哪里需要她,就到哪里去,哪里最困难,就到哪里去,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说加班就加班,从不推托拖拉;无论看什么机台,无论开什么品种,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在工作过程中,她严格把关捉疵,发现疵点立即处理,绝不给疵品流入下道工序的机会。细心的她在工作中发现过多次质量隐患,将事故排除在了萌芽状态,并始终保持了产量、质量在同工种遥遥领先。“看到一批批订单如期交付,我的苦累顿时化为乌有。”她欣慰地说。
由于技术的出众,每当新学员入职时,车间第一个就想到了杜丽,由她传授新学员操作技术。杜丽认为,要提高产品质量必须培养一支技术精湛的职工队伍,尽管每天上班照常看管12台织布机非常累,但她下班后仍然精神抖擞地向新员工传授操作技术。针对挡车工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杜丽坚持缺什么补什么、补什么就要会什么的原则,并根据新员工掌握技术的程度和特点,分别制定学习计划,制定教学方案,因人施教,分别帮教。近几年来,杜丽热心培养一批新人,在她的带动下,车间一线营造了“传帮带”氛围。当其他员工想要离职放弃时,她经常鼓励、开导她们,用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身边的人。她说“织造挡车虽然辛苦些,但爱上这个工作时,就会不觉得苦了。”
杜丽从未奢望自己能够有幸获得“全国棉纺织行业技术能手”称号,一直以来对“天道酬勤”这个词深信不疑,事实证明,她所坚持的是正确的,上天是会眷顾勤奋的人的。当得知自己获得全国第13名、江苏第1名的那一刻,她深知这不仅得益于自己的努力,更得益于一直以来公司领导与同事给予她的帮助与鼓励。荣誉只能代表过去,因此今后她所做的一切都应对得起这份荣誉。
来源:悦达纺织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