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品牌人才->技能培训
如何控制纱线质量
    马值过大成熟度高原棉,生产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纤维马克隆值过大,细度粗,整齐度差,使纱线截面内纤维根数减少且分布不匀,在牵伸过程中纤维运动不易控制而影响成纱条干。
    主要技术措施:
    1) 适当降低抓棉打手速度,减少索丝短绒。减少打击点,降低打手速度。
    2) 降低刺辊速度、增加盖板线速,提高纤维转移率,放大大漏底进口隔距,提高棉网清晰度。生条尽量采用少喂多出的工艺原则,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提高梳理度,以减少常发性纱疵。
    3) 并条采用顺牵伸工艺,缩小后区隔距,提高后弯勾纤维的伸直平行度,改善条干均匀度。
    4) 粗纱牵伸倍数控制在8倍以下,减少牵伸附加不匀,捻系数偏大控制,缩小前后集棉喇叭口径,加强对棉纤维的聚集。
    5) 细纱工序采用大直径低硬度胶辊,新型纺专器材等加强牵伸过程中纤维的控制,提高设备、操作等基础管理工作。
    6) 加强各工序温湿度的控制,清棉控制在55%~65%,梳棉在58%~62%,并粗在60%~65%,细纱62%~65%,络筒75%~80%。

    如何降低纱线强力CV%值?
    答:影响成纱强力的因素有:原料性能,如长度、线密度、断裂长度等;纺纱工艺过程对纤维性能、成纱结构的影响,如纤维的伸直平行及在纱中的排列分布状况,纱线的捻度大小等;成纱均匀度,如重量不匀率和条干不匀及捻度不匀等。所以提高纱线强力,降低强力不匀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条干不匀对强力的影响,单纱条干不匀,即粗细节多,造成纱中纤维排列不匀,纱的单位截面纤维根数不等。而细节部位,由于纤维根数减少致使强力下降。影响因素有:罗拉、胶辊弯曲、动态转动不圆整,胶辊表面损伤;上下皮圈销装配不到位,皮圈跑偏、损伤、回转不灵活;浮游区过大过小等。
    捻度不匀对强力的影响由于加捻部件转动不灵活,加油不足,致使锭速发生瞬间变动。造成棉纱捻度不匀,特别是弱捻的存在,使强力降低。影响因素有:锭带长短不一,抖动;锭带轮缺油,轴承磨损、晃动;锭子加油不足,使用周期过长,锭杆抖动、摇头、纱管跳动;车头牵伸传动齿轮及轴承磨损、齿轮啮合不良等。
    毛羽对强力的影响,单纱毛羽过多过长,会造成纤维散失,纤维的抱合力差,纱的单位截面纤维根数相对减少,而使强力下降。影响因素有:钢领使用周期过长,钢领钢丝圈配置不当;钢丝圈挂花、磨灭;钢丝圈清洁器隔距大;歪锭子,歪导纱钩、隔纱板歪斜,叶子板高低位置不一,导纱钩起槽等。

    我厂近期纺的针织CVC精梳棉纱用户反映布面有长细纱,我们生产过程中发现并条工序有聚集竹节,拉开后成条状,粗纱工序出白竹节。但是成品电清卡出的纱疵中有粗纱也有细纱。请教问题出在那里?
    答:一般情况下60cm以上的细节多是并粗机械不良造成的。并粗工艺、设备造成长粗长细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如下:
    并条缺条形成长细纱疵的原因:一是并条导条罗拉自停失灵或者光电自停失灵;二是纺化纤时罗拉隔距大,下吸风风量大,棉条被吸到回花箱内。解决措施:一是设备检修人员每天检查自停是否失灵,定期揩擦小压辊和小压辊托架结合处,使之接触良好,检验光电自停是否灵敏可靠,并做出书面记录;二是观察吸风口,要求既能吸走短绒,而又不能把棉条吸走,风量调节好后,应固定调节板的位置。并条第三罗拉(FA303型、FA305型、FA302型)集棉器开口过小,条子重叠,造成牵伸不开,内夹生条,也会形成长粗纱疵。解决办法是平车、改纺品种后,观察集棉器开口是否合适,不合适应及时调整。
    粗纱造成规律性长粗纱疵的主要原因:一是后胶辊摩擦喇叭口或喇叭口损坏,棉条不经过胶辊或跑偏;二是上下胶圈间歇回转。解决措施:一是加强检修,及时更换损坏的喇叭口,棉条与喇叭口相对应,定期检查胶辊的隔距;二是粗纱上销及时整修,小铁辊的加油周期要正常,上下胶圈老化后及时更换。

    请问15厘米左右的细节通常是什么原因产生的?
    答:15厘米左右的细节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粗纱电抗失效,粗纱在开关车产生了细节。
    2) 因温湿度较大等原因,造成粗纱空心臂中粗纱的无捻点处承受了较大的张力,从而在粗纱上产生了细节。
    3) 变频器、电抗器等参数调整不合适,粗纱启动加速过快,粗纱产生开车细节。
    4) 吊锭、粗纱托转动不灵活,粗纱退绕时打顿。
    5) 细纱喇叭口堵塞,粗纱通过不畅,产生意外伸长。
    6) 粗纱存放时与其它物品摩擦、叠压等造成表层条状纹痕。
    7) 粗纱定长太长,粗纱在细纱机上退绕时相互碰撞。
    8) 粗纱绕胶辊喂入喇叭口。
    9) 细纱后区工艺设计不合理,与粗纱捻度不匹配。

    针对C3或C2纱疵每隔30cm-70cm在一个管纱高频率出现,几乎半个管纱都有,我们做了试验,无论是皮辊或皮圈或中上罗拉的缺陷或细纱隔距块大小或细纱一头卷皮辊另一头纺纱都不能再显此纱疵,是否是粗纱造成?
    答:你所说的问题分析如下:
    1) 锡林绕花带入纱条。这类纱疵一般长2-3cm,粗度200%-300%左右,原白,纱疵中常有乱纤维或棉结。
    2) 并条、粗纱、细纱胶辊脱漆严重。这类纱疵长度随胶辊脱漆的工序、脱漆严重程度不同而有差异一般3-5cm左右,粗度200%左右,原白,纱疵表面不光洁。
    3) 细纱胶圈表面绕短绒,在纱条横动过程中不时带入纱条。这类纱疵长度在2-4cm,粗度150-300%不等,色泽较暗黄,纱疵表面不光洁。
    4) 细纱胶圈内嵌花衣。这类纱疵长度在2-4cm,粗度200-400%不等,原白,纱疵截面变化不规则,发毛。
    5) 粗纱、细纱前钳口处积聚棉毛,不时带入纱条。这类纱疵长度在2-3cm,粗度200-400%不等,色泽较暗黄,纱疵表面不光洁、截面变化不规则,发毛。
    6) 棉条因摩擦、碰触等原因造成表面纤维毛乱。这类纱疵长度在2-3cm,粗度150-250%不等,色泽原白,纱疵表面不光洁,纱疵中有乱纤维。
    来源:中国纱线网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