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图带你看清“中美贸易”的真相
今天,小编用几张图呈现持续近两年时间“中美贸易磋商”的进展和事件节点,阐述贸易摩擦期间的国家有关调控措施,以及棉纺织市场形势。
一、中美贸易摩擦进展:

转折事件:
事件一:2018年6月以来,美国首先单方面发起对中国商品进口加税措施,进而演变为中美双方相互加征关税的局面,2018年中美双方有三轮“交战”。
事件二:2018年12月,中美两国领导人在G20阿根廷峰会上会晤,释放利好消息。
事件三:2019年4月,中国明确储备棉轮出时间为5月5日至9月30日,轮出数量约为100万吨。同月,国家对外释放2019年增发80万吨滑准税配额政策信号。
事件四:2019年5月,美国第二次单方面宣布提高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税率,紧接着中国进行反制,这是第四轮“交战”,中美贸易关系再次进入紧张状态。
事件五:2019年6月底,中美在G20大阪峰会上再一次释放利好消息。
事件六:2019年8月初,美国第三次单方面宣布对3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并提高对之前2500亿美元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8月23日,中国进行反制,8月24日,美国宣布提高对5500亿美元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这是中美双方加征关税的第五轮“交战”。
事件七:2019年10月初,在结束了中国第十三轮高级别磋商后,美国暂停了部分关税的上调,中国进口一定数量的美国农产品。
二、关于棉制纺织品服装、棉花的贸易:
(1)今年以来,在中美贸易阴影笼罩下,我国棉制纺织品及服装的外贸状况如下:
具有以下特点:
2019年1至8月,我国棉制纺织品及服装的单月出口贸易额呈上升趋势,但累计出口贸易额同比保持负增长,且跌幅加深。其中出口美国的棉制纺织品及服装均维持负增长,但降幅低于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出口其他市场同样不乐观。
2019年6月,美国宣称将对约3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而此部分商品基本包括了我国出口美国比重较大的全部种类的服装和家用纺织品。从海关数据看,自6月份以后,出口美国的棉制纺织品和服装的贸易额同比加速下滑。
从进口贸易额来看,我国自美国进口棉制纺织品和服装的贸易额,仅占进口总额的1%不到。2019年5月,中国宣布对美国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后,从海关数据上显示,自5月份开始,我国自美国进口的棉制纺织品跌幅加大,自美国进口的棉制服装的贸易额增幅出现了滑坡式的下降。
(2)中美贸易关系中,棉花是一个重要的贸易商品,我国主要自美国进口棉花。自2018年6月,中国对美国棉花实施加征关税以来,我国进口美棉的数量快速下降。
具有以下特点:
2019年前8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143万吨,同比增长46%,其中进口美棉29万吨,占进口总量的21%,同比下降36%。
巴西成为我国棉花进口第一大市场,前八个月进口累计同比增长840%。
三、市场价格表现:
关注几个拐点:
2019年5月,我国储备棉开始轮出、国家增发80万吨滑准税配额信号释放。从期货市场反应来看,棉花、棉纱主力合约价格下跌;
2019年6月下旬,美国拟对中国3000亿美元商品加税,中美领导人通话、G20大阪峰会释放利好消息,价格略有抬头;但在市场需求不明朗的情况下,价格未能持续上涨。
2019年8月,中美双方再一轮加税后,价格再次下挫。
2019年9月,在中美第十三五高级别磋商前夕,中美双方释放利好消息,价格再次抬头,中间经过“十一”价格的修整后,价格稳步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