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中国棉纺织行业 “十二五”规划要点

    2000年以来,棉纺织行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 “十一五”期间的棉纺织行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政府和行业的共同努力下,行业的发展呈波浪式前进,在度过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后,全行业生产、投资、效益向好。

第一节 棉纺织行业“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

一、需求拉动下的产业经济发展良好
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产量稳定增长。2010年纱产量2717万吨,布产量为800亿米,比“十五”末分别增长87.38%及70.21%。
企业户数快速增长,各项经济指标大幅提高。2010年,棉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为12238户,占全国纺织业的22%;棉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及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纺织业27%左右;以两纱两布为主的出口交货值占到11%;按工业总产值计算的规模以上企业劳动生产率,由2005年的20万元/人提高到2010年的42万元/人,说明行业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科技成果应用效果显著。
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一)为“三农”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有效地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纺织用棉为棉农增收
3、推进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二)促进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1、拉动了化学短纤及其他纤维的生产
2、有力地支撑了下游产业的发展
3、推动了民族纺机装备的发展
三、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
(一)进出口贸易价值链得到提升
(二)进出口贸易结构日趋合理
(三)棉制纺织产品市场得到改善,出口市场更加多元化
四、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一)现代棉纺织生产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1、应用技术装备的水平不断提升
“十一五”期间,棉纺织企业加大应用先进装备,较大限度地挖掘了设备的潜力,实现纺纱织布的高速高产,保证产品高质量,促进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新的棉纺加工方法得到推广
“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型棉纺织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紧密纺纱技术、喷气、涡流纺及转杯纺技术的应用,为下游工序加工出了风格各异的纱线新品种,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也给企业带来较好的效益。
3、两化融合技术促进企业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4、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
(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1、新产品种类逐步增多
“十一五”期间棉纺织行业开发的创新产品越来越多,使产品更加精细化、功能化,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高。
2、产品质量得到提高
随着先进技术装备占比的提高,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到2010年,关键设备的技术改造使“三无一精”产品比重有了较大提高。据乌斯特公报显示,2007公报亚太试样已比2001公报多20个百分点,且越来越多的试样来自中国,说明我国纱线产品竞争力增强。
3、新产品产值占比逐年增加
(三)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1、色纺纱生产过程更环保
2、推广少用和不用PVA上浆
3、染纱技术的提升降低污染
4、废水回用成效显著
5、再生纤维的利用
五、产业区域布局得到优化
1、中西部投资速度加快,占全国投资比重逐年提高
2、产业转移趋势明显
3、产业集群化发展速度加快,分工与协作加强
六、品牌培育建设持续加强
1、行业品牌
2、企业品牌
3、产品品牌

第二节 棉纺织行业“十一五”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不仅棉纺织产业内部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些外部因素也阻碍了棉纺织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尽管产能增加,大多数企业无利经营
尽管纺纱及织造产能较大,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差异较大,以中小企业为主,使得行业整体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整体利润受损。
二、行业集中度较低,对市场的支配能力较弱
我国的棉纺织业集中度较低,很多企业的规模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对市场的支配能力较弱,影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也造成各种能源的浪费以及其他要素市场如熟练劳动力市场的恶性竞争,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运行效益。
三、新产品研发力度不足,产品的附加值难以提升
多年来,新产品研发是我国的棉纺织行业乃至整个纺织工业发展中一个的弱项,新产品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的平均数不过1%左右,仍然很低。行业产品主体的差异化程度低,常规产品的占比较大,市场竞争激烈,价格难以上涨。
四、生产效率亟待提高
棉纺织是个大行业,企业多,改造任务重,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人员素质、生产管理等亟待提高。
五、人力资源短缺逐渐成为行业持续发展的瓶颈
目前主要问题:其一是缺少优秀的技术管理人员,一方面较高学历的年轻人不愿从事技术类工作;另一方面,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缺乏管理经验。其二是缺少一线的熟练工人,青黄不接的现象已影响了行业的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必将影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国内棉价长期高于国际棉价,是制约棉纺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2002年加入WTO以来,我国的用棉成本大大高于国际上任何一个纺织企业而处于劣势。
七、行业税赋重,转型升级困难
多年来纺织业一直是一个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行业,为了保护棉农的利益和职工队伍的稳定,我们的棉纺织业每年都在做出牺牲和贡献。

第三节 棉纺织行业“十二五”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世界经济止跌回升,开始稳步增长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计,2011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4.4%。在世界三大经济体中,美国经济2011年为3%,欧元区经济增幅为1.5%。对于许多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主要强劲内需的带动下,预计经济活动将持续活跃,保持强劲的增长,2011年的经济增幅有望保持6.5%的水平。其中,中国2011年的经济增速预计9.6%;印度增幅为8.4%。
二、全球贸易进一步发展
2010年世界贸易量(货物与服务)增长12.0%,IMF预计2011年继续以7.1%的速度增长,2012年将继续增长,增幅为6.8%左右。全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扩大了市场领域,为棉纺织行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三、原料资源发展趋势
1、棉花资源趋紧
2、国内棉花的宏观调控与市场化并存
3、化纤资源
四、改善民生为国内重要的经济政策
“衣、食、住、行”是民生产业的四大支柱,纺织品服装是这四大民生产业的首位。同时,改善民生作为未来经济政策的一个工作重点,通过拉动国内消费能力的提高,必将推动经济增长,必然会带动服装、家纺等的消费,也为棉纺织行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五、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
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逐渐加大,人民币的升值间接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势在必行。

第四节 棉纺织行业“十二五” 及2020年发展思路

我国棉纺织行业在“十二五”期间尤其是2020年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将会由过去偏重经济增长转向更加重视经济结构调整、更加重视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得到提高,将实现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
一、棉纺织行业发展的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
2、保持与国家规划、纺织业总体规划协调的发展原则
3、立足实现棉纺织强国的发展原则
4、保证经济、环境、社会的友好共处,保证产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棉纺织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三、棉纺织行业发展的任务
1、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
2、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
四、棉纺织行业发展的方向及目标
(一)生产目标
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投资和消费继续增长,在政府的调控下,实际增速应持缓慢增长态势;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处于调整恢复阶段,仍有就业和消费的压力,预计中国的出口增速会缓慢回升。预计内需和出口的双重因素可能会使中国GDP增速平稳。
(二)对国民经济贡献的目标
我国的棉纺织行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为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为国家外汇平衡、为国家积累资金、为国家安排大量就业做出应有贡献。
1、人均纤维消费量
2、棉纺织行业出口创汇
3、经济效益
(三)产品、技术和装备水平发展目标
根据市场需求,棉纺织企业在“十二五”期间将更好地应用优质高产的纺纱、织造设备,应用新的纺机及配件,加强与纺织机械制造企业的交流、合作,淘汰落后产能,继续推进采用新型纺纱设备,研究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生产加工方法,提高国际竞争力。
1、自动化和连续化
2、智能化和低消耗
3、减量增效
(四)产业布局结构发展目标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发展不平衡的瓶颈问题是关键所在。既要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要协调好区域内的发展。既要有雪中送炭,也要锦上添花。

(五)持续发展目标
1、人力资源
2、用工水平
3、节能减排
4、社会责任
五、棉纺织行业发展的保障
1、集约发展
2、创新保障

第五节 棉纺织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稳定原料价格,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二、减轻企业税负为企业创造公平的经营环境
1、解决棉花增值税“高征低扣”
2、棉花进口滑准税
3、出口退税率
4、建议继续对自动络筒机执行进口免关税的优惠政策
三、完善棉花相关政策
1、改进棉花进口配额管理制度
2、完善棉花储备及抛售体系
3、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棉花质量检验,为保证棉花质量把好关;加强流通体系的监管和执行力度,保证棉花市场的有序运行。
四、对有关棉纺织产业课题研究的支持
为促进棉纺织行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改变增量增值为存量增值,建议国家对棉纺织行业发展研究以给予资金上的支持。
五、各级政府合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组织纺织领域探讨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并对成功经验加大推广,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民生产业的健康发展做贡献。

(17)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