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纺纱织造->织造技术->色织布
单染混纺织物白星疵点的预防
    摘要:
    探讨单染混纺织物白星疵点的预防与控制。通过不同染色方法出现布面白星疵点的不同显现状态,分析织物白星产生的原因和形成途径,归纳织物白星种类及其表现特征。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和影响因素,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单染织物产生白星疵点的预防与控制工作。继而对产生布面白星的有害疵点进行修整,弥补缺陷,最大限度解决织物白星。认为加强纺纱流程的控制,能够减少单染混纺织物白星疵点。
    1   织物白星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1.1   提高棉网清晰度和纤维伸直度
    道夫、锡林、盖板、刺辊针布的使用,要结合更换周期,加强对针布锋锐度的检查,发现齿尖磨损超限或损坏,应及时更换针布,确保针布的良好状态和梳理效果。
    依据所纺品种的原料规格,配置适宜的针布型号。为使纤维充分梳理,原料纤维细度越细,越要选用针齿密度大、齿形低的针布。纺细度为0.89 dtex~1.33 dtex纤维素纤维和合成纤维,盖板针布型号为MCH52P-107,道夫针布型号为AD4030×01870P-37,锡林针布型号为AC2030×01740P-50.5。
    加强棉网质量的日常检查,把好品种翻改关和平揩车质量关,优化工艺上机方案,调整好道夫、锡林、盖板、刺辊、前后罩板各部隔距,保持一级棉网率达100%,棉网疵点棉结在4粒/g以内。
    九级有害纱疵是纺纱过程一项重要考核质量指标。纱疵分级中的A1疵点,虽不属于九级有害纱疵,但A1疵点数量增多,将会影响布面风格和单染织物白星,必须降低A1疵点数量。对梳棉机逐台做好跟踪试验,重点检查道夫和刺辊部分,将A1十万米疵点控制在80个以内。
    2.2   做好清洁工作
    保持机台清洁,及时清除罗拉缠花,道夫、盖板钳花,龙头、光罗拉积花,三角区挂花等,以防清洁不及时,挂花带入棉网产生疵点。
    各部吸风管道保持畅通,不挂花,以免影响棉网质量。尤其棉网清洁器部位,挡车工必须随时做好清洁,一旦棉网清洁器堵塞,致使棉网产生大量棉结,严重危害棉条质量。
    做清洁要勤做轻做,定时间、定内容、定项目、定方法、定工具,能用捻杆捻的清洁部位,不允许用刷子扫。确定使用刷子扫时,刷子不离被扫物体的表面,严防用力拍打造成花毛搬家,产生飞花附入性纱疵。
    加强运转操作管理,做好棉条防护工作,不允许出现高条和毛乱条。梳棉满筒换筒后,及时盖好防护罩,防止飞花附入和半成品之间黏附造成的外观纱疵。
    1.3   合理调整工艺参数
    梳理、并条、粗纱工序,适当降低工艺速度,及时清除纱线通道部分的棉蜡,保持纤维在牵伸过程中处于伸直状态,减少纤维弯钩现象,保持纤维平直、纱条光滑。
    细纱工序纱线捻度要偏大掌握,合理使用钢领、钢丝圈,严格按使用周期更换。钢丝圈的型号和重量选配,要根据不同的纤维、不同的配比、不同的纱号进行优选,保持钢丝圈运行平稳和气圈大小适当。钢领、锭子、导纱钩做到三圈一正,减少纱线毛羽。
    络筒工序尽最大限度保持槽筒及纱线通道光洁无毛刺,络筒车速配置要求较常规品种降低10%~15%为宜。
    对用于单染织物所用混纺纱线,在织造及后整理加工过程中,也要根据单染织物及腈纶混纺品种容易出现布面白星的特殊要求,做好相应工艺调整,减少纱线因摩擦、撞击受力过大,产生的起毛起球现象。
    1.4   优选混纺纱线原料的混棉方式
    混纺纱线不同原料、不同混纺比例的原料混和方式,一般有包混、条混、粗纱混和等3种混棉方式。除AB纱品种必须采用粗纱混和以外,常见的混棉方式就是包混和条混。
    作为单染织物的混纺纱线,其混棉方式采用包混方式混棉,对预防布面白星来说,属于最佳混棉工艺路线。因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原料经过清棉工艺流程的纤维束混和后,再经梳棉工序梳理,使不同原料成分得以充分混和。期间即使出现梳理疵点或清洁纱疵,也将不单只是留白纤维产生的纱疵。换言之,采取包混方式生产的混纺纱线,单染后布面白星出现的几率将大为降低。
    1.5   管理好电子清纱工艺
    自动络筒机在导纱卷绕成形过程中,利用电子清纱器,切除严重影响纱线质量的疵点。结合单染织物混纺纱线,布面白星产生的原因和形成途径,依据织物白星的种类和特征,对电子清纱工艺参数的棉结、短粗纱疵门限收紧。USTER QUANTUM3型电子清纱器散点图比较直观,优化电子清纱工艺参数,可使清纱曲线贴近绿色纱体,尽可能切除更多疵点,确保纱线内隐藏的白星疵点最大化清除。
    2   染整后布面白星的修整与处置
    尽管在纺纱过程中,想尽千方百计,加强单染织物混纺纱线白星疵点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但有时由于基层管理工作不到位,或极少数员工操作出现一时马虎,布面白星疵点也会偶有发生。
    一旦出现白星疵点后,要根据次品布面白星大小、分布状态和疵布数量多少,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整与处置。一方面,组织修布工摘除白星,也可采取涂色方式补救;另一方面,当出现修布工作量较大时,最终考虑退改色的方式进行白星处理。以权衡利弊,统筹兼顾,力争全面消除布面白星,将损失降至最低。
    3   结语
    单染混纺织物由于染色工艺的特殊性,对混纺纱线的质量要求较高,下达生产订单时,需注明其产品用途和质量要求。
    在纱线生产过程中,为预防和控制白星产生,首先必须将梳棉工序做为关键工序加强控制,提高纤维梳理度,严格管理运转操作,减少清洁不良造成的纱疵产生。
    其次,从原料混和方式的选择、各部工艺参数的配置、预防纱线起毛起球措施等方面,做到重点品种重点控制。
    实践证明,只要从白星产生的原因和形成的途径方面,采取得力措施,单染混纺织物的白星疵点一定会得到有效控制。(完)
    来源:棉纺织技术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