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纺纱织造->织造技术->坯布
全国无梭织机应用技术研讨会交流资料之四

织造天丝产品如何消除横档

作者:保定依棉集团:王雄、孔领朝

    河北保定依棉集团现有喷气织机292台,产品以天丝系列为主,通过几年的生产我们在天丝产品方面发现天丝产品最主要的织造难题就是织物停车后,织物表面出现横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开车痕。与其他棉或者涤棉品种相比,横档更明显,而且难以消除,为后步服装加工造成极大困难。我公司在总结生产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横档产生的原因,归纳解决横档的办法,成功解决了天丝横档的技术难题,沉淀了一定经验。在这里我们就天丝生产中的主要质量问题横档做一分析。

一、形成横档的原因:

    天丝系列产品在织造过程中,由于天丝纤维性质使它比其它纤维产品产生横档的机会大90%以上,形成横档的原因,简单地讲就是由于天丝纤维具有圆形截面(如图1-1),纤维表面光滑,且有非永久性卷曲结构松散,抱合力差,回弹性差,织机停车后,随停 车处理时间的差异,经纱的缓弹性变形及塑性变形呈非线性变化,织口滑移量没有规律,再开车时,织机很难在前几纬纳达到正常织造的纬纱排列规律,从而在织口前后形成稀纬及密路,同时由于纬纱停车后在储纬器上停留时间长,造成纱线主体受张力作用而被牵伸,局部纱体粗细变化没有定规,造成布面风格丰满度的微弱变化形成似横档问题。棉、涤类产品由于纤维性质停车后再启动恢复原状的能力较好,不易出现横档疵点。天丝类产品由于纤维性质,停车后再启动恢复原有状态能力较差,极易出现横档残,而且难以消除。出现横档疵点与织物组织、经纬纱支配置关系密切,同等纱支情况下平纹织物与斜纹缎纹相比,停车后出现横档的情况要轻于斜纹缎纹织物。在斜纹缎纹中,同等纱情况下,3/1、2/2斜纹出现横档情况要轻于2/1斜纹及缎纹。如果经纬纱支不同,经纱、粗纬纱时出现横档疵点的情况要好于纬纱粗于经纱配置,混纺天丝织物出现横档疵点的难度要好于纯纺天丝织物。

二、天丝产品横档分类:

    为了更好的区分以及解决横档,我们在实践中,根据天丝类产品在织造生产中形成的横档的位置,把天丝产品的横档分为为以下几种:

1.前厚档:从织口的前方形成厚段。

2.后厚档:从织口的后方形成厚段。

3.前薄档:从织口的前方形成薄段。

4.后薄档:从织口的后方形成薄段。

5.前枕档:从织口的前面形成枕状。

6.后枕档:从织口的后面形成枕状。

三、消除横档措施:

    消除天丝产品织造过程中的横档,首先是减少织造过程中的断头停台,因为横档都是因为停车时间过长,处理过程中纱线回弹造成的,所以说减少停台是消除横档前提条件。因此优化原纱指标,提高纱线强度、提高上浆质量,减少经纱断头、优化工艺参数,提高喷气效率、调节送经卷取量,优化开车织口位置,是解决天丝横档的几个有效办法。

(一)优化纱线指标,减少原纱质量波动

    原纱指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开车效率及布面质量,因此在纺纱过程中需特别加强以下两方面问题的控制:

1.经纬纱内在指标的控制:

经纬纱的部分质量直接影响坯布外观及质量,如纬纱粗细节、条干、经纱粗经等,如果控制不好,织造后实物外观质量差,结果类似车印。

2.提高经纬纱指标:

    天丝品种部分指标控制难度较高,但又是造成天丝原纱断头的关键因素,因此需严加控制。通过总结,相关指标如下:

1)原纱强力、强度:根据天丝性质,天丝经纬纱及纤维强力较棉等天然纤维强力大,因此控制比较容易。

2)细节指标:同所有纱线类似,所有细节部位都是纱线的弱环,是经纬纱强力最小值,也是断头多发区,有效控制减少细节是天丝纱纺制的关键。

3)强力CV%、条干CV%:是控制强力及条干、细节等变化波动的主要指标,也就是说强力最低值是决定原纱断头的关键数,但CV%值的大小减定了断头的频度高低,因此在原纱强力、细节最小值无法提高的情况下,有效降低CV%值也能有效减少断头。

相关原纱指标参考值:(USTER GTS19.7)

项目

强度

强力CV%

1米内条干

条干均匀度

毛羽sh

细节-50%

指标

≥24CN/tex

≤8.5%

≤4.0

≤13

≤2.5%

≤4

(二)提高浆纱质量几点措施:

    在保证经纱指标的前提下,改善上浆质量,可有效减少经纱断头,提高质量,根据我公司的生产实践,经整万米百根在1.0%以下时,浆纱工艺上采取各段小伸长(控制总伸长不超过1.2%),浆纱机均速开车(约40-50m/分),提高粘着力,贴服毛羽,增加耐磨,控制温湿度,防止经纱脆断,中压力、轻张力、后上蜡、浸透被覆,并重的上浆工艺路线,会有较好的效果。

(三)优选喷气织机工艺参数,全面提高织造效率 

    根据织物的特殊要求,为确保该品种的布面质量,我们选择日本津田驹公司的喷气织机生产。上机张力、经位置线、开口时间、引纬时间与引纬压力,同时还要掌握好边纱与废边纱穿法。

1. 上机张力

    上机张力的调整,单从我们用理论计算得出的张力值还远远不够(总经根数/经纱支数*织物系数)。若张力调节不当,将不但影响织物风格而更影响布机效率。若上机张力过大,梭口比较清晰,易于打纬,但经纱断头较多;若张力调得过小,则开口不清,纬纱在气流中受阻,打纬时织口位移加大,易造成稀密横档疵点,断头也会增加。通过多次试验,优选适当张力,确保纬停与经停比约10:2为宜。

2. 开口时间

    开口时间的早与晚,对织造影响也较大。开口早,易于打纬且布面风格较好,但由于经纱张力较大,易造成断头。开口晚,经纱张力较小,不易于打纬且布面的丰满及匀整度受到影响。因此我们采用中开口时间290°,效果较好。

3. 引纬时间与引纬气压的确定

    开始引纬要保证做到上经纱和下经纱都同样离开异形槽5mm及以上,否则会产生开口不良或弯纬,造成纬停。我们选择开始引纬入口侧上下层经纱离异形槽5mm,出口侧上下层经纱离异形槽3mm。

(四)优化工艺参数,减少回弹影响

1.优化工艺参数来减轻横档疵点。

    要想解决喷气织机喷气织机织造天丝系列品种是产生的横档,首先要控制好以下几项工艺参数:后梁位置、停经架位置。

1)后梁位置:以日本津田机型为例,后梁标准高度为80cm,此时等后梁、经纱上下层张力大致相等。

通常如果经纱在30S以上采用等张力梭口;

如果经纱在30S以下采用不等张力梭口;

30S以上天丝品种纱线要特别注意减少纱线断头,减少停车次数,不等张力梭口经纱断头要比等张力梭口经纱断头高20%左右。

30S以下天丝品种由于纱线张力较大,多采用不等张力梭口,如平纹改为90-120cm,斜纹60-70cm。

2)停经架位置:通常经停架高度为比综平经纱低2-3mm,前后位置通常为高支纱为10,中粗支为5。

2.利用喷气织机特有功能。

1)车速:对天丝类产品车速不易过高,一般不超过600rpm,否则会增加调横档难度。

2)超启动力矩:是防止发生停车档,在织机启动时可使马达尽快达到稳定运转的功能,分400%、800%、1200%三档,如果没有横档通常选400%,如有横档厚重织物选1200%,轻薄织物为800%。

3.织口控制:在织机停止时,设定经轴的送经量,主要用来解决密档,设定值[10]为1mm。

4.反冲正转量、反冲反转量:在织机起动时向前或向后活动织口,减轻在织机停止时产生的停车档功能,要根据出现横档的情况决定反冲量,设定值[10]为1mm,设定范围0≤反冲量≤100。

5.具体解决方法:

1)后厚档:解决方法:A、增大反冲正转量。

                     B、减小起动力矩。

                     C、将停止位置移近织口。

                     D、减小反冲反转量。

2)前厚档:解决方法:A、使用织口控制。

                     B、减小反冲逆转量。

                     C、将开口时间提前。

                     D、提高后梁停经架位置。

                     E、降低综框高度。

3)前薄档:解决方法:A、增大反冲道转量。

                     B、增大起动力矩。

                     C、将停止位置远离织口。

                     D、使用空打功能。

4)前枕档:上下纱线张力差严重时容易产生,粗支斜纹易产生。

         解决方法:A、采取晚开口。

                   B、降低后梁、停经架高度。

                   C、提高综框高度。

                   D、使用60°起动。

                   E、使用织口控制。

四、结束语

    鉴于天丝品种固有的纤维特性,我公司从大量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进行适应,现已形成较为系统的解决天丝品种横档问题的方法,在保证原纱质量和浆纱质量的前提下,从后梁、停经架高度、经纱电子送经、电子卷等方面入手,形成一系列成形产品系列,如平纹、斜纹、缎纹及小提花织物,各项横档指标分别能满足丰岛、新的、技立等相关标准,并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为此我公司天丝纱布企业标准已向国家标准管理部门备案,申报为国家行业标准。

    天丝织物现已得到广泛应用,并以其独特的环保性能和舒适性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成为现代服装的热点。天丝织造过程中横档问题的有效解决,更是从视觉风格推进了天丝产品的发展。如果在从天丝的耐性上有所改善,杜绝织物中纤维脆断、易出破洞等问题,市场前景会越来越好。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