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纤维的形态结构
形态结构一般是指测试手段能观察辨认的具体结构,其尺寸随着测试手段的发展不断变小。形态结构又分微型态结构和宏形态结构。微型态结构是指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的结构,如微纤、微孔和裂缝等。宏形态结构是指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的结构,如纤维外观和截面形态等。形态结构对纤维的力学性质、光泽、手感、保暖性、吸湿性等均有影响。 棉纤维是一种细而长的物体。一根成熟棉纤维的梢部、中部和基部的形态。据研究,棉纤维梢部圆形度最高,中部次之,基部最低;横截面积为中部最大,基部次之,梢部最小;周长则梢部最小,中部和基部无明显差异。一般纤维顶端封闭,中部略粗,两端略细,纤维长度与宽度之比约为1000~3000倍。正常成熟的棉纤维,纵向外观上具有天然转曲,即棉纤维纵面呈不规则的而且沿纤维长度方向不断改变转向的螺旋形扭曲。天然转曲是棉纤维所特有的纵向形态特征,在纤维鉴别中可以从天然转曲这一特征将棉与其他纤维区别开来。天然转曲一般以棉纤维单位长度(厘米)中扭转半周(即180°)的个数表示。细绒棉的转曲数约为39~65个/厘米,比正常成熟的长绒棉少。 正常成熟棉纤维的转曲在纤维中部较多,梢部最少,成熟度低的棉纤维,则纵向呈薄带状,没有或很少转曲。过成熟的棉纤外观呈棒状,转曲也少。天然转曲使棉纤维具有一定的抱合力,有利于纺纱工艺过程的正常进行和成纱质量的提高。但转曲反向次数多的棉纤维强度较低。 棉铃吐絮前,纤维内含有较多水分,经过伸长并加厚以后,棉纤维成为不同厚薄的管状细胞,截面呈圆形。当棉铃裂开吐絮后,棉纤维干涸瘪缩,胞壁产生扭转,截面呈腰圆形。截面中次生胞壁的各个部位在结构上有显著不同,这种现象称为棉纤维的双边结构。 在棉纤维的横截面上,次生胞壁的各个位置上密度发生变化,纤维素微原纤的集积方式也随之改变,因此试剂的可及性和原纤的膨化能力都不相同,截面中A区的曲率最大,密度最高,溶液渗入最难;B区的结构和瘪缩前相近,溶液渗入比较容易;C区因受挤而成内凹状,溶液容易进入,因此反应最为活泼。在C与A之间,化学反应的活泼程度自C至A逐渐递减,N区形成中间区,反应能力中等。
|
|
|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