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国皮棉被国家标准有三大类指标,即类别、类型、疵点和尘杂含量。这也是棉纤维技术条件的三个层次。
(一)类别
以长度分类别,两类九档,要按照棉纤维的品质长度分档:
长纤维(长绒棉):1a 1b 1 2 3
中纤维(细绒棉): 4 5 6 7
同时每一档长度中,还提出了线密度(豪特)及断裂比强度指标要求,类别分档由品质长度所决定,若线密度达不到指标要求,应从棉花价格中折扣,若断裂比强度达不到指标要求,也从棉花价格中折扣,若断裂比强度高于该档指标范围,达到上一个档的指标范围,在价格中给予加价。
(二)类型(标准中用“工业分等”名称)
根据棉花的类型(纤维的颜色和外观)和成熟系数两项指标进行分等,共分5个等:
Ⅰ(Birinchi) Ⅱ(Ikkinchi) Ⅲ(Uchinchi) Ⅳ(Turtinchi) Ⅴ(Beshinchi)
(三)疵点和尘杂含量
棉花疵点包括索丝、连结索丝、不成熟纤信带光块片和带纤维的棉籽皮等。根据疵点和尘杂的含量百分率进行分级,共分5级,即:1级(最好)、2级(好)、3级(中等)、4级(一般)、5级(毫无价值)。
当确定了这批棉花的类别档数、类型等别后,在某一等的情况下,根据此地那和尘杂含量百分率,确定其属于哪个级,见疵点和尘杂含量百分率分级规定表:
疵点和尘杂含量百分率分级规定表(%,以下)
标准还推荐了一下要求:对于长纤维各类别档中,Ⅰ等和Ⅱ等所含索丝和连结索丝的重量百分率应不大于0.3%,长纤维和中纤维各类档别中,Ⅰ等和Ⅱ等所含带纤维棉籽皮的重量百分率应不多于0.6%。具体可由交易双方在签订供货合同中明确。
疵点和尘杂实验方法按照FOCT3274.3-72《棉纤维疵点和尘杂的测定方法》检验。采用原棉杂志分析法和手拣测定法。在每盒的实物标准中(一个等),包含了疵点和尘杂含量的5个级(5块)。
四、公量
按下列公式计算成批皮棉的公定重量(Mx)
Mx=Mf×(100+Wh)/(100+Wf)
式中:Mf—棉花净重,kg;
Mh—公定回潮率(8.5),%;
Wf—实测回潮率,%。
公量计算公式中,没有扣除尘杂含量,尘杂和疵点项在分级中处理。
标准规定实测回潮低于5%时,应按规定从价格中折扣。
五、抽样规定
采用随即抽样的方法,4包及以下抽1包,5—40包时抽5包,40包以上没超过5包,加抽一包。由于皮棉棉包重量约215±15kg,因此,增加抽样包数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