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纺纱织造->纺织知识->经济
新疆棉现状与质量提升对策

我国既是世界棉花的生产大国,又是棉花的消费大国。新疆棉花产业正在不断扩能提速、加快发展。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达516.1万t(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87.3%),连续27年保持棉花总产、单产、种植面积、商品调拨全国第一。我国的长绒棉几乎均种植于新疆,而且常年供不应求。即便如此,国产棉花的品质和数量也无法满足我国纺织加工生产的需求。新疆棉花在国内棉纺企业有较高的需求,在国外也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十四五”时期,为了巩固全国最大优质商品棉生产优势地位,产业部门正在积极部署优选适宜品种、压减品种数量、推进集聚发展、建设优势棉区等工作。2020年,在本地轧花产能增加,下游企业生产形势较好、棉花库存较低的影响下,新疆籽棉交售市场一片活跃。然而,目前国际纺织服装贸易仍处于下行周期,棉花产能过剩、供求宽松的趋势未改,我国棉花产业与印度、越南、孟加拉等国相比不再具备成本优势,这就倒逼产区要加快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棉花质量,以目标价格+规模效应+品质优势化解各种风险。首先要转变观念,消除短期意识,高度重视棉花质量,尽快提升新疆棉花质量,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1 新疆棉花的发展现状

新疆棉区种植棉花起步较晚,实属后起之秀,源于其天然的地理位置和区位气候特点,土壤好、光照足、温差大,适合棉花生长,且棉花各项品质指标较好,产量较高。新疆棉花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全国棉花产量的稳定,其质量和产量的稳定提高对我国棉花产业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2020年8月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报告显示,新疆新棉总产量高于上年,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应关注棉花质量的提升。近5年,棉纤维总体长度以29 mm级为主,28 mm级还占有一定比例,马克隆值、含杂率增高现象较为突出,断裂比强度有所增高,但棉花整体质量提升不明显。根据阿拉尔棉区纤维检验所发布的数据,在2020年度检测棉花120.6万包、约27.4万t皮棉(机采棉25.8万t、手摘棉1.4万t、皮辊棉0.2万t)中,棉纤维长度、马克隆值、长度整齐度指标较上年度略有下降,与图木舒克、五家渠、石河子、巴州、阿克苏等产棉区同年度棉花质量平均指标对比,阿拉尔棉区的棉纤维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相差不大。2020年全疆皮棉质量整体情况波动较大,在10月~12月时间段棉纤维断裂比强度和长度有下降趋势。内地专家评价为“丰产但不保质”,提醒质量变化将影响行情发展,建议注重棉花内在质量,改进棉花加工工艺,提升棉花质量品质。

棉花质量包括品种遗传、农业生产、轧花加工、纺织品质等4个方面,品种遗传、农业生产、轧花加工品质影响棉花品质,棉花品质影响后续纺织品质。近年来,新疆棉质量品质未能得到有效提升的主要因素与机采率提高密切关联。总结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本地轧花能力加快提高,2020年全疆新增70多条轧花生产线;二是棉花机采率加快提高,北疆超过90%,南疆达到60%左右,采摘打包一体化的新型采摘机开始推广;三是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纺织企业对棉花尤其是新疆棉花的需求快速增长,棉花企业仍有重产量轻质量意识。在技术层面:一是强力清杂,机采后棉花本身的纤维长度、长度整齐度、短纤维率、断裂比强度等指标略差于手摘棉,且其中叶屑、碎膜、尘土等含杂过多,在压实打包/打卷中杂质与纤维连接紧密难于分离,进入轧花工序后,必须增加打击拉扯力度清除杂质,导致棉纤维长度、强度和整齐度严重降低和棉结增加。二是低温操作,新疆机采棉轧花期自10月中旬始,持续2个月~4个月,轧花企业生产厂房绝大多数为彩板房,籽棉露天堆放,有些产棉区域对籽棉不做预处理直接加工,这期间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回潮率的变化,会降低皮棉纤维的物理性能。针对低温低回潮轧花问题,采用籽棉加湿控温的轧花加工新工艺与一系列装备改进措施能够经济、有效地解决困扰轧花厂的温控问题。

2 新疆棉花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1 新疆棉花的发展机遇

根据全球棉花生产情况,目前棉花主产国产量分布于印度(26.1%)、中国(24.4%)、美国(13.2%)、巴西(10.6%)、巴基斯坦(3.8%)等国家,全球棉花总产量年均2 500万t左右,其中产棉大区中国、印度和美国就占据了六成份额。在全球棉产量上,中国棉花具有一定优势,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发展机遇。纵观全国棉花生产情况,2020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为3 169.9×103 hm2,较2019年下降,但是棉花单产有所提高,达到1 864.5 kg/hm2,2020年总产量也比2019年增加了2.1万t。作为中国最大产棉区的新疆,2020年棉花种植面积为2 501.93×103 hm2,新疆棉花总产量高达516.1万t,比2019年增产3.2%,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也有所增加,单产达到2 062.7 kg/hm2。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7.3%,2021年新疆种植面积、棉花产量保持稳定,分析认为目前种植机械化程度高,收益较好,棉农种植意愿强,并且下游轧花厂收购积极性较高。目前,新疆棉花产业越做越好,作为天然纤维材料的首选,为绿色纺织品提供源动力,新疆棉花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2 新疆棉花发展面临的挑战

新疆棉花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是多方面的。目前,在新疆棉花加工设备的开发创新方面还存在不足,棉纤维附加值低,且企业盈利能力有限,靠国家政策性补贴维持盈利,在生产成本、技术创新、设备改进以及环境提升等方面还处于竞争劣势;还存在棉花质量下降的潜在问题,除在棉花品种选择上重产量轻质量外,更多集中于采收加工环节,如不妥善解决,无论推广什么优良适用棉种,生产的皮棉及下游产品都难以摆脱品质先天不足的问题;无论把产业规模做到多大,最终都难提高并保持产品竞争力;棉花质量问题在新疆棉花产业中所受重视度不高,在目标价格托底下,棉农过度追求产量和衣分,舍弃质量要求;轧花厂按加工量收费,只关心速度和效率,对提高棉花质量积极性不高。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复杂,棉花产能总体过剩,进入买方市场阶段,供应链变化,各种因素交错,全球市场竞争加剧。在变化重构中的国内国外双循环体系中,保持新疆棉花产业传统的供应地位,保证为新疆地方经济发展和巩固脱贫成果提供足够产业资源,新疆棉花产业必须加强创新驱动,改进技术工艺,促进提质增效,提高棉花质量。

3 提升新疆棉花质量的对策

针对新疆棉花发展质量方面面临的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强化工序配套、技术集成,以达到良好质量效果。

3.1 优化机采棉采收加工工序,实现“少打击,轻打击”

目前机采棉的采收加工工序为:机采→打卷→运输到轧花厂→货场存放→重杂物清理→籽棉烘干→籽棉清理2道→籽棉烘干→籽棉清理2道→轧花→气流式皮棉清理→锯齿式皮棉清理1道~2道→取样、打包。

建议调整为:机采→棉膜清理→籽棉清理1道→低温烘干(利用柴油机的余热)+籽棉清理→打卷→运输到轧花厂→籽棉烘干→籽棉清理2道→轧花→气流式皮棉清理→锯齿式皮棉清理0道~1道→取样、打包。

这样改造,将部分籽棉清理工序从轧花厂提前到采棉环节,在棉花刚从地里采摘下来尚未打包压实状态下之前,籽棉中夹杂的棉叶没有干,不易破碎,棉叶棉膜和棉纤维相对易于分离,此时进行清理更为方便彻底,可有效减轻轧花环节清理道数、力度,保持纤维性状,减少棉结,提高皮棉质量。

为此,要改进采棉清理联合机:拆除现有采棉机后部储棉机箱,安装异性纤维清理机和籽棉清理机,另配一台车储棉、打卷,籽棉从第一台车到第二台车靠帘子输送,在帘子上将柴油机余热引来对籽棉进行低热风去湿,帘子抖动也有除杂功能。相似机组在美国的土豆、大豆、玉米联合收割中均有应用,经和农机专家探讨,利用现有清理机技术结合车载空间进行改造,技术不难,成本不高。

3.2 低成本改善轧花环境,实现“抗打击,防黏缠”

轧花企业普遍认为,棉花回潮率在6.5%~8%时最有利于保障轧花加工品质。新疆受低温影响,轧花工段棉花回潮率通常为5%~6%(甚至达3%),轧花时棉纤维内干外湿,易遇到纤维长度损伤过大、棉结索丝增加、缠绕锯片停机等难题。

轧花车间靠吸风机输送籽棉,车间内正压较大,一般不完全封闭,以便排风平压。如把车间整体改造为供暖保温的封闭空间,必须改变建筑结构,重新设计安装回风系统,建设投入和运行电费高昂。因此通过车间增温控湿改善棉花回潮率与含水结构并不现实。

经现场考察和与轧花技术人员交流,建议采取经济有效、简便易行的局部改造方法,在轧花设备重点部位增温控湿,从而提高轧花加工品质。建议采取以下改进方法:在轧花机、皮棉清理机两个工段增设“房中房”(这两个工段没有大量气流进出),精准实施加温控湿;目前轧花厂大多使用传统设备,这些设备是参照国内其他棉区气温特点设计,对整体封闭性要求不高,在新疆轧花期低温环境下难以保温存热,可封闭轧花机部分开放部位,减缓籽棉烘烤后散热速度;设置电加温带或回用轧花机电机热量,对轧花机工作箱进行加热。

4 建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国际贸易壁垒影响,普通粗特棉纱纺织品逐步失去竞争力,发展中高档棉纺织品成为趋势。在设备条件不变的条件下,纺织品质量中原料因素占60%~80%。因此提高新疆棉质量对发挥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整体竞争力至关重要。通过分析新疆棉花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持续提升新疆棉质量以及保持市场竞争力,我们建议采取以下4项措施。立足棉花质量,通过不懈努力,建立健全标准化和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的质量管理监测系统。

1)转变观念思路。自治区农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应将发展模式从数量增长型转变为质量增长型,以稳步提升棉花产业链发展质量作为“十四五”“稳棉”重点任务。

2)调整产业政策。进一步完善、推广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与质量挂钩试点措施,探索建立对质量不达标棉花生产者的倒逼措施。各地对轧花厂的税收、补贴政策向改善轧花环境、提高轧花加工品质的技改项目倾斜。

3)加强标准引导。现行棉花收购标准中,籽棉含杂仅作为计重时的扣重指标,在质量导向下,还应将其作为分等计价的收购质量指标,引起棉农和相关部门重视。

4)实施创新驱动。棉花科研和产业化项目要加大对“改进棉花采收加工工艺技术”“新型适用轧花机”等现实急需技术的支持力度。

(来源:《棉纺织技术》)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