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纺纱织造->纺纱技术->环锭纺纱
抗菌技术“GREENDEFENCE”

已有40多年历史的立益纺织过去专注于普通纱的生产,由于新兴国家崛起,普通纱已无法与大陆或东南亚国家抗衡,所以“必须开发出别人没有的东西”,做出真正的差异化。偶然一次机会,立益与几位博士共同研发出新技术,将植物类萃取物融入塑料粒子中,以达到抗菌功能。

市面上大众所知的竹炭纱,是植物(竹)经过高温炭化后,再将活性炭粒附着于纱的表面上以达到抗菌效果;反观立益研发的新技术,则是以高分子技术将植物萃取物融入纱线之中。为了与传统做法有所区别,立益决定从根本开始改变,并将这样的技术扎根台湾,由台湾纱厂来制造生产,营销全球。

究竟什么抗菌技术能获得众多专利,并让立益人引以为傲?答案就是2011年成功研发、2015年通过专利申请并开始于市场上推广的“GREENDEFENCE”抗菌技术,立益并非台湾第一家将植物加入纺织品中的企业,竹炭,就是最广为应用于服装的一种,竹子经高温炭化后加入纺织品,达到除臭、抗菌效果,之后,也陆续出现银离子、锌离子等的添加技术。

那么,立益的“GREENDEFENCE”专利技术特色在哪里?一般而言,植物不耐高温,但经过“GREENDEFENCE”的特殊处理,让植物可耐高温至350度却不会破坏其物性,更可耐染整过程中的强酸、强碱。在研发“GREENDEFENCE”专利技术时,最后在各方研发人员思想碰撞的火花之下,专利技术成功问世。

抗菌剂是可以吃的,因为成分主要取自天然的杏仁与肉桂。不过,绝对不能多吃,毕竟这是杀菌用的。杏仁是天然的杀菌剂,常应用于女性化妆品,具有杀菌作用,肉桂粉则可添加于口香糖、漱口水等,是天然的防腐剂。

通过立益的专利技术,将这两种植物的抗菌成分提炼出来,并聚合至粒子中再抽成丝、制成纱及面料。生产过程则申请了另一个专利,因为目前市面上尚未有真正将植物聚合至塑料粒子中,所以必须保护这项技术不被仿冒!这项技术的独特性,立益在研发成功后并没有随即进行推广,而是等到专利申请通过后才开始。

传统主要以涂布等后处理加工方式将化学抗菌剂加在纺织品之上,因此会因洗涤或使用次数而使效果递减,但立益的专利技术是将天然抗菌剂融入粒子中,再制成产品,自然不会有因洗涤等因素而降低抗菌效果的问题。

在强调“安全、安全、安全”的时代,客户及消费者要求的是能广泛使用添加在纺织品中的抗菌剂,过去添加的三氯沙(已禁用),到现在主要应用于医院清洁剂的铵盐类,以及抗头皮屑洗发精中的抗菌成分等,但是,这些抗菌添加剂真的安全吗?衣服是天天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物品,具有抗菌成分的衣服真的穿得安心吗?过去有许多含银离子的衣服,但现在减少许多,据研究报告称,由于银离子会渗透至人体中,可能会造成安全上的隐患。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运动后身上的汗臭味,但其实汗本身是无臭无味的,而是皮肤上细菌与汗结合后所产生的气味,这也是为什么纺织品会强调除臭、抑臭功能,不过,说衣服有抗菌作用或许太过夸大,不如解释成具有抗菌效果的衣服附加了抑臭功能。

此外,有些具有抗菌功能的衣服因为其抗菌成分是附着于衣服表面的,可能经过运动流汗及洗涤、染整过程而“外漏”至人体或环境中,进而造成危害,因此,为给消费者提供真正安全的纺织品,开发出对人体安全无毒、保护环境且“不外漏”的天然抗菌剂。

但为了证明自家产品确实能达到安全抗菌的功能,并符合不同领域的应用,立益分别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肺炎球菌等进行测试验证,尽管费用非常高,但对于应用于运动纺织品、医疗用纺织品等的推广是绝对必要的。

另外,立益偶然间发现这项技术也有抗霉菌的效果,可使用于制作鞋垫。去年8月美国LasVegas国际纺织品展上,立益首次推出“GREENDEFENCE”抗菌技术,前来询问产品的买主很多都是高端人群,如医疗单位、生活用品制造商,甚至国际军事单位。

GREENDEFENCE”抗菌专利技术最初是为打造安全、环保、无毒纺织品而研发的,因为此技术可将天然抗菌成分直接融入塑料粒子中,通过射出成型,更可制作出抗菌塑料产品及泡绵。从头到脚、由内到外(从第一层贴身衣物到外套)的产品几乎都可应用生产,用途相当广泛且多元。除了继续深耕一般纺织品市场外,立益也朝产业用纺织品进军,不过,尽管产品应用面如此广大,立益还是以纺织品为主力推广市场。

(纺织科技杂志)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