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广照1 王憬义2 叶戬春3
(1 河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450032 2 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200040 3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100742)
【摘要】
为保证捻度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通过研究不同测试参数(转速、预伸长、预加张力)对纱线捻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捻度试验仪转速对捻度结果微乎其微,预加张力和预伸长对捻度有一定影响,尤以预伸长对捻度影响最大,预伸长较小时,捻度值较小,过大则纱线容易出现断裂,预伸长值选择在5~7mm间,预加张力在0.5cN为宜。
【关键词】纱线 捻度 分析
1 前言
纱线捻度是指为使纱线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伸长、光泽、手感等物理机械性能,通过加捻改变棉纱的纤维结构,来实现纱线加捻。是利用纱条的两个截面产生相对回转,纱条中原来平行于纱轴的纤维倾斜成螺旋线,当纱条受到拉伸外力时,倾斜的纤维对纱轴产生向心压力,使纤维间有一定的摩擦力,不易滑脱,纱条就具有一定的强力。对短纤维来说,加捻是成纱的必要手段,对长丝纱和股线来说,加捻是为了形成一个不易被横向外力所破坏的紧密作用。为了探讨不同的试验方法、条件对纱线捻度的影响及变化趋势,本文重点探讨的是试验方法、条件、对测试纱线捻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不同的品种、线密度,科学地选用试验方法。通过试验,找出相关参数对纱线捻度的影响大小,对纱线捻度标准的修订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文对几组不同实验方法、条件的纱线捻度进行比对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比对与分析。
2 比对试验
2.1 目的与方案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的试验参数对纱线捻度的影响及变化趋势。
本试验的方案是通过对几组不同品种纱线,结合不同的参数,如转速、预伸长、预加张力。对纱线捻度分别进行试验。
2.2 执行标准
GB/T 2543.2-2001 纺织品 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2部分 退捻加捻法[1]
2.3 试验仪器
Y331L捻度试验仪 生产单位莱州市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2.4 样品
本试验选取不同纺织企业生产的有代表性普梳棉纱、精梳棉纱,针织用纱、涤棉混纺纱6个品种,规格分别为C 14.6tex,C 18.2tex,C 27.8tex,JC 18.2tex,JC 14.6tex K,T/C 65/35 13.1tex。
2.5 试验条件
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3)%。
2.6 试验次数
为了减少样品的离散性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本试验对不同品种的检验结果以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检验选用筒子纱,每个品种选用10个筒子,每个筒子检验两次,共计20次。
3 结果与讨论
3.1 转速的影响
3.1.1 试验结果
分别选取5个档速的设定进行试验,捻度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转速下各规格纱线捻度检测数据 单位为捻/10 cm
品 种
|
转速(转/分)
|
600
|
800
|
1000
|
1200
|
1400
|
C 14.6tex
|
100.0
|
99.0
|
101.0
|
102.0
|
101.0
|
C 18.2tex
|
86.2
|
86.9
|
87.3
|
87.8
|
87.5
|
C 27.8tex
|
76.8
|
76.2
|
76.0
|
75.7
|
76.1
|
JC 18.2tex
|
85.8
|
85.9
|
86.2
|
86.1
|
86.3
|
JC 14.6 tex K
|
80.8
|
82.2
|
82.5
|
82.9
|
82.0
|
T/C 65/35 13.1tex
|
93.8
|
94.4
|
94.1
|
95.0
|
94.2
|

图1 不同转速下各规格捻度检测数据分析
3.1.2 分析与讨论
从表1可以看出,当转速从600、800、1000、1200和1400转/分分别增大时,各个品种的表现为捻度值比较稳定集中,6组试验变异系数CV%分别为1.1%、0.7%、0.5%、0.2%、1.0%、0.5%,没有呈现从小到大的顺序,也没有呈现从大到小的排列,这是因为,无论是以慢或快的速度转动夹钳,纱线中纤维都会在转动中逐渐退捻,或完全退捻,并且会在退捻中产生明显滑移,有一个伸长值,然后再逐渐加捻,并且复原到原来长度的状态,从而读取捻度的一系列数值.
从试验数据看,没有产生较大的变异系数,每一组绝对差值比较小,从图1中看,每组试验的数据基本上是一条直线。有此看出,当转速由小变为一定大时,对捻度的测试的影响是微乎其微,在转速的选择上,尽可能大一些。
3.2 预伸长的影响
3.2.1 试验结果
分别选取不同的预伸长设定进行试验,捻度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预伸长下各规格纱线捻度检测数据 单位为捻/10 cm
品 种
|
预伸长(mm)
|
1
|
3
|
5
|
7
|
9
|
C 14.6tex
|
93.7
|
95.2
|
100.0
|
102.0
|
101.0
|
C 18.2tex
|
81.9
|
86.0
|
88.2
|
88.8
|
88.2
|
C 27.8tex
|
68.7
|
72.9
|
76.1
|
76.0
|
77.5
|
JC 18.2tex
|
80.0
|
85.2
|
87.4
|
88.3
|
89.8
|
JC 14.6 tex K
|
78.8
|
80.8
|
83.4
|
82.4
|
82.2
|
T/C 65/35 13.1tex
|
90.8
|
91.1
|
95.0
|
95.5
|
96.7
|
3.2.2 分析与讨论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品种的棉纱,在预伸长为1 mm左右时,捻度普遍较小,且与正常值的范围有一定差距,当预伸长为3毫米左右时,捻度值比1mm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当预伸长值为5毫米左右时,捻度值提高的幅度较小,当预伸长值为7、9mm时,捻度值基本保持不变,试验中如果预伸长值过大,纱线容易出现断裂。
图2 不同预伸长下各规格捻度检测数据分析
从图2中看,当预伸长值为1、3 mm左右时,捻度是处于由小变大的状态,而在5、7、9 mm时,捻度值变化比较小,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这是因为,纱线在退捻加捻过程中,当预伸长值较小时,没有完全退捻完毕,纱线没有完全伸直,就开始加捻,造成较小一部分退捻与加捻相抵消,损失了一部分捻度,在预伸长值一定范围内,纱线完全退捻后又进行加捻,捻度值比较稳定,而当预伸长值过长时,纱线在退捻过程中,纤维容易脱离纱线形成断裂。因此,预伸长值对捻度的试验结果的影响是很大的,只有预伸长值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3 预加张力的影响
3.3.1 试验结果
分别选取不同的预加张力设定进行试验,捻度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预加张力各规格纱线捻度检测数据 单位为捻/10 cm
品 种
|
预加张力cN/tex
|
0.1
|
0.5
|
1.0
|
1.5
|
C 14.6tex
|
95.2
|
101.0
|
102.0
|
104.0
|
C 18.2tex
|
80.8
|
87.3
|
88.2
|
88.9
|
C 27.8tex
|
70.2
|
76.2
|
76.8
|
77.3
|
JC 18.2tex
|
79.9
|
86.6
|
86.7
|
87.0
|
JC 14.6 tex K
|
79.8
|
83.3
|
83.6
|
84.8
|
T/C 65/35 13.1tex
|
90.6
|
93.5
|
94.4
|
94.7
|
3.3.2 分析与讨论
从表3可以看出,预加张力在0.1cN/tex,各种规格的纱线捻度普遍比预加张力0.5 、1.0、1.5 cN/tex时明显要小,而预加张力在0.5 、1.0、1.5 cN/tex时捻度数值比较集中,且数据明显比预加张力在0.1 cN/tex要大,如图。

图3 不同预加张力下各规格捻度检测数据分析
主要原因是,在试验过程中,预加张力较小时,纱线在退捻的过程中没有完全伸直,退捻速度加快时,易产生假退捻,使捻度没有完全退完。在退捻加捻转速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预加张力恢复至初始长度的时间是不同,而设置预加张力的目的,是为了纱线在伸直状态下退捻加捻,预加张力越大,纱线在退捻加捻后,恢复至初始长度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即预加张力-时间差中的两个因素成正相关。从图3中看,当预加张力在0.5cN/tex以下时,是一条斜线,超过0.5cN/tex时,基本是一条直线。因此,预加张力在0.5cN/tex时,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 结论
4.1 在纱线退捻加捻时,夹钳的转速对捻度结果的影响是微乎其微,在测试时可尽量采用较大的转速。
4.2 预伸长的多少选取,对纱线的捻度结果影响比较大,较小的预伸长其捻度值比较小,预伸长为5mm及以上捻度的变化比较小,预伸长较大时,纱线容易出现断裂,在测试时尽量采用预伸长为5~7 mm比较适合。
4.3 预加张力对纱线捻度的结果有一定影响,张力较小时,捻度值较小,而张力在0.5 cN/tex及其以上时,捻度变化不大,在测试时,应尽量选用预加张力在0.5 cN/tex,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资料
1.GB/T2543.1-2001 纺织品 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一部分 退捻加捻法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1
2.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教材 纺织材料学(第二版)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