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标准与检测->标准知识
FZ/T13013精梳棉涤混纺本色布标准解读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沈健宏  张宝庆  王克莉

【摘要】为了正确理解《精梳棉涤混纺本色布》新标准,介绍了标准研制的背景、标准的主要内容和整体结构,并对标准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AbstractIn order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combed cotton/ polyester grey fabrics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the main content and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new standardand propos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andard

【关键词】标准  精梳棉涤混纺本色布 

Keywordsstandardcombed cotton/ polyester grey fabrics

1    标准研制的背景

1.1    标准修订的简要说明

根据工信厅科[2009]104号文,《精梳棉涤混纺本色布》行业标准列入2009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行标制修订计划,按照计划进度,应于2010年完成报批。

本标准归口单位: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淄博兰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鲁丰织染有限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1.2  标准修订的过程

FZ/T 13013《精梳棉涤混纺本色布》行业标准(以下简称10新标准),从立项到发布历近两年的时间,标准起草单位收集和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同时对该系列产品的质量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资料的分析,并进行了系列样品检测数据的收集、排比、测算、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对98标准进行了较大修改,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通过网上公示、发征求意见稿等形式,标准起草小组根据回复意见,对标准进一步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20106月,棉印染分技术委员会在无锡召开了标准审稿会,最后,标准起草小组根据审稿会会议决定,修改完成标准报批稿,棉印染分技术委员会负责上报。标准于2011年颁布实施,并代替原FZ/T 13013-1998《精梳棉涤混纺本色布》行业标准(以下简称98标准)。

1.3  标准主要修订内容

98标准相比,10标准由原来的生产型标准转为贸易型标准,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标准的接轨。10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标准范围调整为机织生产的棉混用比在50%以上的精梳棉涤混纺本色布的品质,不包括大提花织物及特种用途织物;为提高坯布质量,有利于“优质优价”, 现标准取消了三等品的等级,标准分等规定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为等外品;内在质量考核增加了纤维含量偏差的考核,棉结疵点格率指标适当收严,棉含量分类缩减为二类,加大适应高紧度织物范围,织物总紧度细分为三类;提升了幅宽、密度、断裂强力优等品的考核指标;布面疵点评分由十分制改为四分制,从而提升布面质量水平,与国际标准接轨;布面疵点总评分单位由分/m改用/m2计算,取消幅宽分类,同时适当提高布面评分限度,提升了标准对布面质量的指导规范作用;制定了贡缎织物的强力利用系数

2  标准主要内容及整体框架

10标准共分9章,内容规定了精梳棉涤混纺本色布的分类、要求、布面疵点的评分、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在附录A中规定了精梳棉涤混纺本色布技术条件制定的规定,附录B中规定了各类布面疵点的具体内容,附录C中规定了疵点名称的说明。

2.1  标准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鉴定机织生产的棉混用比在50%以上的精梳棉涤混纺本色布的品质,不包括大提花织物及特种用途织物。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406 《棉本色布》等9个引用的文件均未注明日期,其最新文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本。10标准增加了GB/T 2910.11《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11部分: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主要用于对本色布的含量鉴别;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主要用于对计算数值的修约。

2.3  分类

精梳棉涤混纺本色布的产品品种、规格分类,根据用户需要,由生产部门按附录A制定。企业常规大类产品规格见表一。

表一

        

经向紧度

纬向紧度

总紧度

平纹

JC/T60/40 22.5×JC/T60/40 22.5 315×283.5 160

55.5

49.8

77.7

JC/T60/40 14.5×JC/T60/40 14.5 523.5×315 160

72.8

45.3

85.1

JC/T60/40 14.5×JC/T/55/45 14.5 523.5×315 160

73.3

45.0

85.3

JC/T55/45 14.5×JC/T/55/45 14.5 523.5×315 160

73.5

44.8

85.4

JC/T/55/45 14.5×JC/T60/40 14.5 523.5×315 160

73.2

44.9

85.2

斜纹

2/1 JC/T60/40 49×JC/T60/40 49 295.5×197 160

76.2

51.4

88.4

2/1 JC/T60/40 14.5×JC/T60/40 14.5 523.5×315 160

74.2

44.7

85.7

缎纹

5/3 JC/T60/40 13×JC/T60/40 13 681×472.5 160

90.3

62.2

96.3

5/3 JC/T60/40 13×JC/T/55/45 13 681×472.5 160

90.9

62.5

96.6

5/3 JC/T/55/45 13×JC/T/55/45 13 681×472.5 160

90.8

63.1

96.6

5/3 JC/T/55/45 13×JC/T60/40 13 681×472.5 160

91.0

63.0

96.7

2.4  要求

2.4.1  项目

精梳棉涤混纺本色布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二个方面,内在质量包括织物组织、幅宽、密度、纤维含量偏差、断裂强力、棉结疵点格率六项,外观质量为布面疵点一项。

2.4.2  分等

10新标准取消了三等品的等级,标准分等规定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为等外品。有利于提高坯布质量和优质优价。

2.4.3  内在质量

2.4.3.1  纤维含量偏差

精梳棉涤混纺本色布标准是鉴定棉混纺比比例在50%以上的精梳棉涤混纺本色布的品质,由于98标准缺少纤纬含量偏差率的考核,在贸易中常引起争议,所以在10标准修改中增加了纤维含量偏差考核,提高了对纤维含量的要求。企业常规品种纤维含量实测偏差率与标准纤维含量偏差率对比见表二。

表二

品种规格

实测混纺比

纤维含量偏差率

纤维含量标准偏差率

JC/T 60/40 13×JC/T 60/40 13 630×472.5 1/1 147

经:C/T 60.2/39.8

C/T:+ 0.2/-0.2

-1.5+1.5

纬:C/T 60.4/39.6

C/T:+0.4/-0.4

-1.5+1.5

JC/T 60/40 14.5×JC/T 55/45 14.5 523.5×315 1/1 160

经:C/T 59.8/40.2

C/T:-0.2/+0.2

-1.5+1.5

纬:C/T 53.8/46.2

C/T:-1.2/+1.2

-1.5+1.5

JC7.4×JC/T 70/30 9.8 354.5×346.5 1/1 160

纬:C/T 70.5/29.5

C/T:+0.5/-0.5

-1.5+1.5

JC9.8×JC/T 70/30 9.8 787.5×382 5/3 266.5

纬:C/T 70.1/29.9

C/T:+0.1/-0.1

-1.5+1.5

2.4.3.2  棉结疵点格率

为了满足后道用户的需求,提高布面质量,将棉结疵点格率指标适当收严,棉纤维含量分类由三类缩减为二类。加大适应高紧度织物范围,织物总紧度由二类扩充为三类。

2.4.3.3  优等品的考核

98标准中幅宽、密度、断裂强力优等品、一等品的考核指标相同,没有体现优等品的优势,10标准提升了优等品的考核指标。

10标准与98标准主要内在质量指标对比见表三、表四

表三

 

 

标准版本

允许偏差

优等品

一等品

二等品

三等品

幅宽

cm

按产品规格

98

+1.5%-1.0%

+1.5%-1.0%

+2.0%-1.5%

超过+2.0%-1.5%

10

-1.0%+1.2%

-1.0%+1.5%

-1.5%+2.0%

取消

密度

(/10 CM)

按产品规格

经密

98

-1.5%

-1.5%

超过-1.5%

-----

10

-1.2%

-1.5%

-2.0%

取消

纬密

98

-1.0%

-1.0%

超过-1.0%

-----

10

-1.0%

-1.0%

-1.5%

取消

断裂强力

N

按断裂强力公式计算

经向

98

-8.0%

-8.0%

超过-8.0%

-----

10

-6.0%

-8.0%

超过-8.0%

取消

纬向

98

-8.0%

-8.0%

超过-8.0%

-----

10

-6.0%

-8.0%

超过-8.0%

取消

纤维含量偏差率/%

按产品规格

98

无考核指标

无考核指标

无考核指标

无考核指标

10

-1.5%+1.5%

-1.5%+1.5%

-2.0%+2.0%

取消

1当幅宽偏差超过1.0%时,经密允许偏差范围为-2.0%

2经纬向密度应保证成包后符合表中规定。

表四

织物总紧度

标准版本

棉结疵点格率/不大于

棉纤维含量50%60%

棉纤维含量60%70%

棉纤维含量70%以上

优等品

一等品

优等品

一等品

优等品

一等品

织物总紧度85%以下

98

5

10

6

11

6

12

织物总紧度85%及以上

6

12

7

13

7

14

织物总紧度

标准版本

棉纤维含量50%60%

棉纤维含量60%以上

 

 

织物总紧度80%及以下

10

4

8

5

10

 

 

织物总紧度80%90%

5

10

6

12

 

 

织物总紧度90%以上

6

12

7

14

 

 

2.4.4  外观质量

2.4.4.1  布面疵点评分

根据美国范有生公司《梭织物范有生疵点分等规定》以及更好与后道印染标准相匹配,提升布面质量水平,与国际标准接轨,布面疵点评分由十分制改为四分制。

2.4.4.2  布面疵点总评分

布面疵点总评分原标准单位为分/m,在执行过程中,受面料门幅的局限,评分限度有明显分界线,特别对特阔幅坯布的评分欠合理。现标准改用分/m2计算,取消幅宽分类,全面客观评价布面质量。同时适当提高布面评分限度,提升了标准对布面质量的指导规范作用。

布面疵点评分方法对比见表五

表五

项目

FZ/T  13013--2010

FZ/T  13013--1998

对比结果

布面疵点评分方法

四分制

十分制

与国际、国内市场接轨、便于生产与后道加工及贸易的交接验收。

疵点评分计量

取消划条计量法,除严重疵点、拖纱、杂物的评分有特殊规定外,其余所有经、纬向疵点均按长度计量评分,采用无起点评分。

在经纬向宽度1cm及以内为一条,划条计量,然后再按长度计量评分,同时对少数疵点采用样照对比评分,对达不到评分起点的小疵点采用加合评分。

10新标准评分简单易掌握,由于采用无起点评分,对布面分散性小疵点评分加严。

经、纬向疵点评分

经向:24cm以上~100cm4分。

纬向:24cm以上评4分。

经向:50cm以上~100cm10分。

纬向:半幅以上评10分。

评分收严,要求生产加强管理,提高布面质量。

横挡疵点

取消明显与不明显分类评分。

按目光定明显与不明显,并且按明显与不明显分类评分。易引起纠纷。

满足了后道服装面料的要求。

疵点评分限度

平均分/平方米。

平均分/米,幅宽分四挡。

取消幅宽的限制,使评分更合理。

10新标准与98标准相比直观易掌握,更符合后道印染加工、服装面料的质量需求。但对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各生产企业的机型、设备装况,原料使用的不同,同一品种可能布面质量相差甚远。但后道不同的用途对坯布的质量要求也不相同。

10新标准是当前生产大环境下与国际接轨,与后道生产相匹配的实用性标准。但在实际生产中一些外观疵点评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2.5  强力利用系数

市场需求在不断多样化,精梳棉涤混纺品种越趋增多,贡缎类织物深受市场欢迎,而原标准中没有贡缎类织物强力利用系数,确实给检测工作带来难度,我们采用经纬纱及坯布实测强力用标准中强力计算公式推算出经纬向K值。同时参考GB/T 406-2008《棉本色布》标准中K值取值的紧度范围,进行了数据的试套,制定了贡缎强力利用系数。

3  对一些疵点评分掌握的建议

3.1  横挡疵点

缎纹组织、提花织物、厚重织物横挡疵点从轻评分,不明显的稀密路可以不计分。但对高支稀薄织物、后道加工是敏感色,横挡疵点从严掌握。

3.2  突出布面的疵点

在用作服装面料突出布面的杂物、断疵、棉球、结头等分散性小疵点最易产生索赔纠纷,即使总分控制在一等品范围内,所以坯布生产产家要严格控制突出布面的小疵点,特别是缎纹织物、斜纹织物要关注气捻结的结头质量。

3.3  异纤

目前纺织厂经常受到异性纤纬的困扰,深色坯有白丝,漂白坯有色丝,但根据坯布用途合理分类修整能节约大量人工。

家纺类、深色服饰用:控制明显异纤。服饰用漂白坯:严格控制不明显异纤个数(10/百米以下)。同样生产厂家可以客户坯布的不同用途控制油疵。

3.4  边撑疵

边撑疵是坯布的常见疵点,坯布厂在控制放行时可遵守以下规则1、边撑疵点距布边的距离(加工坯常规控制在距边组织1.5 cm左右,2产品规格和用途:高支稀薄织物用作服装面料超过1.5 CM的边撑疵点不允许放行,但高支高密品种分散性边撑疵可根据客户要求和用途适当放松。

3.5  拼件与假开剪:

除客户要求定码成件外,为了减少坯布厂的浪费尽和为了减少印染厂缝头引起的浪费尽量使用拼件与假开剪。合理使用拼件与假开剪对坯布生产企业和后道印染加工是一个双赢的方法。

3.6  检验周期

由于生产车间试验人员紧、品种多等众多原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能保证坯布物理指标、棉结杂质每周一次。但必须有以下必备的条件:1、经、纬纱使用前已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试用。2、更换经、纬纱后第一时间内做全所有物理指标。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